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深圳大学管理学院FS10企业管理概论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组织运行管理中涉及哪些力量的整合? 如何进行这些整合?

【答案】组织运行管理中的整合力量包括:

(1)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整合

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也就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分权,即职权的分散化,也就是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处于较低管理层次的职位上。

确定一个组织中职权集中或分散的合理程度,需要考虑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①经营环境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 ②组织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广度:③决策的重要性和管理者的素质; ④方针政策一致性的要求和现代控制手段的使用情况; ⑤组织的历史和领导者个性的影响。

判断组织集权或分权程度的标志主要有:①所涉及决策的数目和类型; ②整个决策过程的集中程度; ③下属决策受控制的程度。

分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组织设计中对管理权限的制度分配; 二是促成主管人员在工作中充分授权。前者是对组织中职权关系的一种再设计,是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实现的; 后者则是在组织运行中,通过各层领导者的权力委让行为,系统地将决策权授子中下层管理者,使他们切切实实地得到组织制度所规定的权力。

(2)直线指挥与职能参谋关系的整合

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是两类不同的职权关系。直线关系本质上是指挥和命令的关系,直线人员所拥有的是一种决策和行动的权力; 相反,参谋关系则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只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正确处理直线与参谋的关系,充分发挥参谋人员的合理作用,是组织设计和运作中有效地发挥各方面力量协同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理论上说,设置作为直线主管助手的参谋职务,不仅有利于适应复杂管理活动对多种专业知识的要求,同时也应该能够保证直线系统的统一指挥。然而在实践中,直线与参谋的矛盾冲突,往往成为造成组织运行缺乏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理利用和正确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直线与参谋的关系,分清双方的职权关系与存在价值,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良好基础; 其次,必要时授予参谋机构在一定专业领域内的职能职权,以提高参谋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直线经理人员要为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条件,以便从参谋人员处获得有价值的支持。概言之,处理好直线与参谋之间的矛盾关系,一方面要求参谋人员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越权”、“不要篡权”; 另一方面,也要求直线经理尊重参谋人员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自觉利用他们的工作,取长补短。

(3)分工与协调关系的整合

对工作分工与协调关系的处理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组织设计强调工作的专业

化分工,认为分工是大生产的标志,不仅作业活动要进行分工,管理活动也要实行分工,通过分工提高各方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专业化分工成为传统组织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工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 如:①分工带来了本位主义,助长了专业管理人员的片面观点; ②分工造成了工作的单调乏味,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思维; ③分工还引起办事程序和手续的繁琐复杂,增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量; 等等。

因此,分工并不是越细越好,而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度”。对这个“度”的把握,就需要全面考虑分工带来的益处是否足以抵补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和工作过程中协调成本上升等缺陷。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关系的整合

正式组织是组织设计工作的结果,是由管理者通过正式的筹划,并借助组织结构图和职务说明书等文件予以明确规定的。正式组织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结构、职能以及由此形成成员之间的责权关系,因此对成员行为具有相当程度的强制力。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正规性、稳定性。

与正式组织相比,非正式组织是未经正式筹划而由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网络。在非正式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他们不是经由刻意的安排,而是由于日常接触、感情交融、情趣相投或价值取向相近而发生联系。与正式组织的特征相对应,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是自发性、内聚性和不稳定性。

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也由于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所以,管理者不能采取简单的禁止或取缔态度,而应该对它加以妥善地管理

一方面,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要求有效地利用和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为此,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相吻合。

另一方面,考虑到非正式组织可能具有的不利影响,管理者需要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以影响与改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引导非正式组织做出积极的贡献。

2. 企业并购的动机及理论有哪些?

【答案】企业并购的动机及理论主要有:

(1)谋求协同效应与效率理论

①协同效应(Byncrgyeflect ),是指两个企业组成一个企业后,其产出要大于原来两个企业的产出之和,即“1+1>2”的效应。

②效率理论(efficiencytheory )认为,企业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对交易的参与者来说无疑能提高各自的效率。

效率理论具体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 谋求管理协同效应与差别效率理论;

b. 谋求经营协同效应与经营协同理论;

c. 谋求财务协同效应与财务协同理论

(2)分散经营风险与多元化理论(purediversificationtheory )

多元化理论认为通过纵向和混合并购,可以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能够满足管理者和其他雇员分散风险的需要,能够实现组织资本和声誉资本的保护。

(3)降低代理成本与代理理论

代理成本是委托人(企业的所有者)与代理人(经理人)订立契约、对代理人进行监督与控制、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或次佳决策以及剩余利润的损失等所发生的成本。代理成本的存在会降低企业的价值。代理理论认为,由于企业两权分离以及股权高度分散,经理人实际上成为了企业的主导者。经理人在进行决策时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这样就会发生代理成本。通过企业内部组织机制安排、报酬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而收购事实上可以提供一种控制代理问题的有效外部机制,通过公开收购或代理权争夺,将会改选现任经理和董事会,从而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4)提高市场占有率与垄断理论

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垄断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并购,扩大经营规模,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维持和加强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

3. 信息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

【答案】(1)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2)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信息管理:

①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信息资源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

②信息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种。一方面,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相一致,因此信息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种。另一方面,信息资源与组织的人、财、物一样是其经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组织的管理活动包括信息管理活动。

③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信息管理活动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和群体以及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的活动,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

4. 管理中控制的含义与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管理中控制的含义与重要性分别为:

(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监督管理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具体地说,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够实现,各级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 或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