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这表明在近代上海()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

A . A.①③④
B . B.①②③
C . C.①②④
D . D.②③④

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在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符合这类性质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矿务局。 D.天津机器织布局。 据统计,广州对英贸易从1844年的3340万美元下降到1849年为1930万美元,1855年时为650万美元,较1844年时减少了80.5%。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海禁政策的限制。 开放五口通商的影响。 民族工业的抵制。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9世纪末,康有为上书清帝,请求变革服饰习俗:“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变易服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推动中国发展。 近代服饰随着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断发易服本质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 近代风俗演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过程。 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 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 《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这表明在近代上海()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