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903地质学基础B[专业硕士]地球科学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可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答案】黄土是第四纪不同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主要是由于风力搬运堆积而成。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厚度一般为50~150m最大厚度达180~200m。

(1)黄土特征

①黄十多呈灰黄色、棕黄色和棕红色。以粉沙为主,细沙和粘十的含量都较少。

②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其中粘土矿物、易溶盐类等,遇水后可发生溶解或分散。

③黄土缺乏层理,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孔隙度大,工程地质中称它为大孔性土。黄土浸湿后,强度显著降低。体积缩小,裂隙加大,在土体自重或上部承压的情况下,造成地面坍陷或沉陷。

④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是流水进入地下的通道。随着地下水的渗流,粘粒和易溶物质的流失,裂隙和孔隙不断扩大,成为洞穴或陷穴。黄土的抗蚀性弱,特别是植被受到破坏后,地表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黄土的特性为流水侵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流水成为黄土地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营力,此外还有重力剥蚀、潜蚀和风蚀等。

(2)防治措施

①把淤地坝建设作为治黄减沙、促进稳定退耕还林还草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淤地坝建设在黄土高原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势必占用相当部分的可耕地资源,耕地面积将趋于减少,进而使退耕还林还草面临严峻形势。以小流域为单元,在沟壑区修建淤地坝、在坡上植树种草,实行沟坡兼治,有利于减轻黄河的泥沙问题。

②修筑梯田

减少泥沙的唯一办法是保护土壤,减少侵蚀,对于陡坡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保持土壤减少侵蚀,减轻山洪危害和河道泥沙。

③实施生态购买工程

生态购买即国家投资,将难以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的植被生存权进行购买,当地人民仍具有使用权和所有权,但无权破坏、砍伐植被,由国家定期给当地人民一定的补偿金。

这样既保护植被免遭破坏,保持了水土流失,又增强了老百姓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的积极性。

④提高水土保持思想意识

通过各种舆论渠道,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水土流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使其建立起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进而从行动上实现水土保持工作。

2. 何谓重力均衡? 地学家是怎样解释重力均衡现象的?

【答案】(1)重力均衡原理

重力均衡是在单位截面上,任一个垂直柱体中(无论其高低)的岩石总质量应该是一个常数。这个柱体以一个特殊的“补偿”面为基底,补偿面以下的物质处于均质状态。这样地壳的高度变化将以流体静力平衡的方式支撑着。

(2)两种补偿模式解释重力均衡

①普拉特密度补偿模式

地壳较高部分是由于它们具有较低的密度而受到抬升的结果。换言之,在补偿面以上各地的岩石密度是不同的。与这一认识对应,地下的补偿面应该近于处在同一高程上,故以这种补偿方式为基础的普拉特模型可以称作密度补偿模型。

②艾利深部补偿模式

地球表层各处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地壳和其下伏地慢的关系如同木块浮在水面上的关系那样:如果地表某处的高程比其他地区高出越多,它往下插的深度就会比其他地区大得越多; 一般而言,如果某个地区的岩石块体显示出较高的地表高程,其地下的“根”也会比其他块体要向下扎得更深一些。这种补偿模式因此被称作深部补偿模式。

3. 大气降水(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分布很不均匀,从降水形成的条件简要分析一下原因。

【答案】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1)降水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条件

①要有充足的水汽;

②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③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2)降水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①海陆位置影响降水

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

②地形影响降水

a. 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若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

b. 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c. 地形类型与降水

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 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 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 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

③大气环流影响降水

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4. 土壤中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

【答案】(1)土壤中主要的氧化剂

土壤中的氧化作用主要由游离氧、少量的NO3-和高价金属离子如Mn4+、Fe3+等引起,它们是土壤溶液中的氧化剂,其中最重要的氧化剂是氧气。

(2)土壤中主要的还原剂土壤中的还原作用是由有机质的分解、嫌气微生物的活动,以及低价铁和其它低价化合物所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还原剂是有机质,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pH 值等条件下,新鲜而未分解的有机质还原能力很强,对氧气的需要量非常大。

5. 气压系统有哪几种类型? 系统中的气流有何特征?

【答案】(1)气压系统主要包括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两种类型。

(2)系统中气流的特征为:

①气旋是指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低压。北半球气旋中低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南半球的气旋则呈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②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反气旋的水平尺度比气旋更大。

6.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它对人类有何意义?

【答案】(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①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②物种多样性,指一个区域内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类型。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指一个地区内(例如草原、沼泽和森林地区等)各种各样的生境。 (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①物种多样性为我们提供大量野生的和家养的植物、鱼类和动物产品,从野生物种中提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