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801经济学一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范畴

【答案】经济范畴是指经济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术语,用以表明经济现象的性质、特征及相互联系。经济范畴主要有四类:

(1)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最一般范畴,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2)适用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范畴,如商品、市场、货币等;

(3)适用于某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范畴,如原始氏族、奴隶占有制、封建土地占有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等;

(4)适用十某种特定经济研究领域的经济范畴,如生产函数、投资函数、恩格尔定律等。

2.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指以垄断资本为主体或主要方面而展开的竞争。垄断竞争的基本形式包括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以及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在于:

(1)竞争目的不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利润; 在垄断时期,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种垄断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2)竞争性质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各企业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 而垄断竟争是以少数大企业在某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的。(3)竞争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运用价格手段; 在垄断时期,垄断竞争更加多样化,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采取的手段还包括垄断技术、垄断原料来源等,甚至运用政治的和暴力等手段,以达到打垮对手的目的。

3. 生产资本全球化

【答案】生产资本全球化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扩展到全世界的过程及其趋势。生产资本的全球化是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全球化的基础。从根本上说,生产资本全球化的动因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生产资本全球化通常主要指以获取控制权而谋利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己占世界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 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了变化; 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4. 资本循环

【答案】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叮个阶段,采取了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资本循环属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指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为资本家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本身并不是资本家追求的目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生产能够出卖的商品; 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还要带来剩余价值。把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6. 南南合作

【答案】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由于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南端,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四种:(1)组建经济联盟或共同体。这是一种高级合作方式,合作范围较广,合作内容涉及生产、流通、金融及宏观经济政策。如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2)建立共同的贸易机构和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共同金融合作机构。(3)各种专项合作。主要是跨地区的联合经营,某种产品的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进行某一重点项目或重点工程的合作。(4)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会议。为了协调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政策,这些国家之间通过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交流信息,寻找共同的战略出发点并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南北对话中用一个声音说话,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7. 超额剩余价值

【答案】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单个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

余劳动时问,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 小资产阶级

【答案】小资产阶级是指个体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中间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也存在着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依靠自己的劳动谋生。所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同样也受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的剥削和压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不稳固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受大生产的排挤而不断分化,少数人上升为资产阶级,大多数都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丧失生产资料,变为无产阶级。

9.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在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同盟不仅要在成员国相互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制度,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且要在货币、财政政策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以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行为。它是共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跨国间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

10.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答案】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是指在资本家监督控制下的雇佣劳动者进行同种操作的协同劳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或在互相联系的不同生产过程,有组织地协同劳动。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协作,是指在没有固定专业分工的条件下,许多人共同进行同种操作的协同劳动; 另一种是复杂协作,是指即劳动者在互相分工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协同劳动。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比起单个劳动来,具有许多优点,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家利用简单协作的这些优点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但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所使用的是与个体劳动相同的手工工具,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低,与其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资本积聚量少,而且雇佣工人的独立劳动技能依然保持着,还未使劳动技能隶属于资本,雇佣工人仅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尚未完全被资本家控制。

二、简答题

11.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答案】(1)生产关系分为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①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而这里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