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学655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心性
【答案】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它是指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2. 中心地的等级
【答案】中心地的等级是指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3. 临界等费用线
【答案】临界等费用线是指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 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
4. 农业地域专业化
【答案】农业地域专业化是工业革命后农业高度发展的后果,但在一些国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往往片面提高专业化程度,甚至出现单一经济,造成经济的畸形结构、土地资源的耗竭和农副产品的巨大浪费。
5. 乘数原理
【答案】乘数原理是指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一项新投资不仅直接增加收入,而且还通过引起消费需求的增长间接增加收入。
6. 多样化
【答案】多样化是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由于横向一体化己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己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7. 区际经济联系
【答案】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由于区域经济是开放的,所以,任何一个区域都会与其他区域发生经济联系。区际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8. 霍夫曼系数
【答案】霍夫曼系数是指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9. 区域经济增长
【答案】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它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化。所以,区域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10.连接度
【答案】交通网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β为交通网的连结度; E 为边的数量; V 为顶点的数量。
二、简答题
11.讨论:经济全球化会给我国带来哪些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你认为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我国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答案】(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①正面影响
a. 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全球化进程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基本趋势,这就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机。
b.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供了有利时机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与发达国家建立的经济关系,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这种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c. 经济全球化迫使发达国家认识到,它们的发展也有赖于发展中国家
当今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只有各国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才能解决。
②负面影响
a. 全球化使我国正面临巨大的金融安全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各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
期货市场等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在各国和国际复杂动荡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环境下,国内金融市场置身于一个高风险的环境中。一些国家的经济失衡和金融不稳定,都会波及到我国金融市场。
b. 经济全球化阻碍了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升级
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挤压我国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收购兼并我国产业领军企业,不仅把我国的技术挤出生产领域,更重要的是把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基础完全毁掉,甚至形成行业垄断。
c. 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
由于我国急于发展经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标准低、环境立法不完善等原因,发达国家依靠其资金与科技优势,借投资之名将其国内淘汰的高污染技术、高污染产业输入到我国,甚至以利诱方式将危险废物和大量生产、生活垃圾转移到我国,严重地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3)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措施
①有序推动国内金融市场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防范机制,一是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防止泡沫经济,引入外资要适当,汇率制度要合理:二是要建立多重金融防线。
②推行自主创新战略,晋升我国企业在全球生产中的产业链地位
政府应认真研究应对国际发达国家对我国创新技术吞噬的对策,对于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对产业发展影响巨大、市场潜力广阔的创新技术,应建立相应的行政壁垒,保护我国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市场,防止我国的关键技术外流; 鼓励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改进和二次创新。
③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令法规,提高环境标准,使之尽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遏制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污染转嫁。
12.简述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答案】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具有积累的效果。同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两种循环的可能。
总起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