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学655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统产业

【答案】传统产业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传统产业包括电子行业、制鞋、制衣服、光学、机械等。

2. 相对成木学说

【答案】相对成本学说是成本学说的一种,该学说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 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

3. 经济区

【答案】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4. 地方化(本土化)

【答案】地方化包括两层含义:

(1)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2)地方化也指从地方利益出发,利用全球化的有利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 临界等费用线

【答案】临界等费用线是指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 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

6. 区域经济增长

【答案】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它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化。所以,区域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7. 离岸金融中心

【答案】离岸金融中心是指提供离岸金融(即境外金融)服务的地方。由于它们往往分布于远离大陆的岛屿上,故此得名。目前比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马恩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安圭拉群岛等等。

8. 交通网的连接度

【答案】交通网的连接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9. 交通网的密度

【答案】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也需要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

10.区位因子

【答案】区位因子是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可以将其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二、简答题

11.论述空间近邻效应的定义,原因并举例说明其影响

【答案】(1)空间近邻效应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2)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

无论哪种经济活动都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倾向于按就近原则组织相关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生产和经营。同时,在进行发展决策时决策者能够获取的信息常常以周围地区的居多。因此,为了降低决策风险,他们大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虽然,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经济活动到较远的地方谋求发展己比较方便,但是,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其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发展的区位时仍将以周围地区为主。

(3)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在满足发展所需条件的前提下,各种经济活动一般都会采取由近及远逐步推进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空间、建立分支机构、寻求发展合作伙伴等。

②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可投入到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要素是有限的,同时市场的需求也是有限的,

那么,位于同一地区或相互靠近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利用资源、要素,开发市场时就势必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如果经济活动彼此在空间上相距较远,那么,它们之间的竞争就可能减小。

③带来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靠近除了会加剧竞争,它们之间也将因此而有更多的机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彼此开展分工与协作。

12.试述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劳动成本(工资)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相对较小,而发展中国家则较大。这种差异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

(1)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度可能不同。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 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2)劳动力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一般来说,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于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与服务的自动化程度逐步加强,现代经济活动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明显减少。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现出强劲的活力,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地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就使得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替代了劳动力数量,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能够获取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主要是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大城市地区),成为最适合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

13.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

【答案】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1)行业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行业合作又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①区域性生产合作

区域性生产合作是分布于不同区域的生产企业按照相互间的原料、燃料、产品、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联系组织在一起,开展合作。其中,有的是由相同的生产部门和行业的企业进行的,有的则是由相关生产部门或行业的企业进行的。

②区域性商业合作

区域性商业合作是依靠分布于各区域的商业企业与其周围的生产企业的联系,扩大进货渠道,及时了解各地的市场供求信息; 同时,在各商业企业之间实行联购分销、分购联销、相互调节、相互委托代办购销业务等,从而有利于各商业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搞活区际商品流通。

③区域性运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