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828地理学综合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心—外围理论
【答案】中心—外围理论是上世纪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该理论认为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2. 制度厚度
【答案】制度厚度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地方当局、商业协会、金融机构、发展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资源团体等,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
②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
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即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形成共同感。
3. 支配效应
【答案】支配效应是指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即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4. 绝对成本学说
【答案】绝对成本学说是成本学说的一种。该学说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5. 霍夫曼定理
【答案】霍夫曼定理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6. 多样化
【答案】多样化是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由于横向一体化己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己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7. 文化转向
【答案】文化转向是指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8. 经济区
【答案】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9. 乘数原理
【答案】乘数原理是指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一项新投资不仅直接增加收入,而且还通过引起消费需求的增长间接增加收入。
10.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基本特点是:物化劳动消耗比重较低而活劳动消耗比重较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11.农业地域专业化
【答案】农业地域专业化是工业革命后农业高度发展的后果,但在一些国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往往片面提高专业化程度,甚至出现单一经济,造成经济的畸形结构、土地资源的耗竭和农副产品的巨大浪费。
12.内部规模经济
【答案】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内部规模经济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经济,管理经济,商业经济,风险承担经济,研发经济。
二、简答题
13.简述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答案】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制是生产网络。生产网络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这些联系的管制以及生产的地理根植性,形成了相互联系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系统。
(1)生产网络
生产网络与生产链相关联。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链的运转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是技术系统和运输与通讯系统,再往外延伸就是金融系统和协调和控制等社会环境。因此,生产链的每个单独要素的运行都依靠其他要素、环节和外部环境的支持。生产链中所有这些组成要素构成复杂的横向的、纵向的和旁侧的联系,形成了多维、多层的经济活动联结网络,即生产网络。
(2)生产网络管制
现代经济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种不同类型(如不同跨国度、规模、所有制等)企业单元组成的。这些公司广泛分布且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共同构成了全球经济系统。
(3)生产网络空间
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种生产过程和经济联系所占据的地理空间。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对地理即离对生产的阻碍作用变小,生产联系加强,生产网络空间变大,“地球村”经济正在形成过程之中。
(4)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
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生产网络中的每个元素,如每个公司、每个经济功能单元,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因此,以公司为中心的生产网络深深地受到地方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公司网络在地方联系中被根植和扩延。
14.机场产业区的构成
【答案】机场产业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1)机场业务关联产业,包括直接管理与运营机场的航空公司、物品零售业、货物运输与管理业、新闻报道业、饮食业、机场服务业及其他如金融保险、设施管理等服务业等;
(2)在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与空运相关的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航空农业、渔业等)、流通业、通信、运输业、广告、软件开发等信息相关联产业以及其他服务型产业。
15.试述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
【答案】(1)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应该遵循社会律
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①接触扩散
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