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828地理学综合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纵向一体化

【答案】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2. 梯度推移理论

【答案】梯度推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之上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

3. 极核式空间结构

【答案】极核式空间结构是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

4. 最小运费原理

【答案】最小运费原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①仅以遍在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②仅以局地原料且以纯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③仅以损重原料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5. 霍夫曼系数

【答案】霍夫曼系数是指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6. 潜导产业

【答案】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7. 电子零售业

【答案】电子零售业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购买者可浏览网上商品目录,比较、选择满意的商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下定单,通过网上付款或离线付款、卖方处理定单、网上送货或离线送货,完成整个网上购物过程。

8. 折衷理论

【答案】折衷理论是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用于解释跨国投资的一种理论。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他企业以获取收益; 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 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9. 扩散机制

【答案】扩散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避免集聚不经济;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政府的政策作用。

10.空间相互作用

【答案】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

11.通道扩张

【答案】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12.区际经济联系

【答案】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由于区域经济是开放的,所以,任何一个区域都会与其他区域发生经济联系。区际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简答题

13.简述经济全球化多极格局的特点。

【答案】经济全球化多极格局的特点: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

当前,多极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但同时竞争加剧,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地位彼此消长。整体上看,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当前己经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14.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答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l )资源禀赋

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两大类。

①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

②经济社会资源

a.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b. 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c. 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着上升趋势。

d.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了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2)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构成。 ①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②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

③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企业的组织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④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3)区位条件

①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间(由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人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人的自然环境,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4)外部环境

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了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背景了个方面。

①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

②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

a.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b. 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