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
【答案】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是写作的生命,同时,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写作就是做事实的搬运工,将现场展现给受众。它主要是指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力一面:
(1)要学好新闻写作,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这一点是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新闻与文学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 “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 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 “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梁衡指出:“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 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
(2)新闻写作在进入写作之前必须完成采访; 而文学虽然也需要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吸取素材,但它更重写作,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写作,准确地表述应该是“文学创作”。因此一旦拿起笔来进入写作过程,文学与新闻也就分道扬镰。
(3)文学创作要求调动起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将一切艺术化,如果素材不足,完全可以靠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来补充。而新闻写作则要求针对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和读者的需要,从采访来的大量素材中筛选、对比、提炼,用事实说话,作者进入的是冷静理智的选择状态。
(4)文学的创作状态是无限度、无边界的,而新闻的选择状态是有限度、有边界的。如果文学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它是对生活和理想进行形象的艺术的“再现”,那么新闻求的是客观的真实,它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具体的可感的“再现”。因此,一个记者不论他的文字能力有多强,如果没有接触到事实,如果不拥有足够的事实,即没有进行成功的采访,他就不能进行新闻写作。
2. 采写人物通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笔写真人”是最难的,同样,要写好一篇人物通讯也是具有很大难度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
在新闻人物的选择上通常有两点要求:①能体现时代精神; ②能对人民群众有启发、激励作用。 人物通讯的采写对象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不变的尺度是他们的生活理念或人生
教训切中社会话题,能吸引受众目光,并能从正反面引导社会舆论,为读者树立一个认识世界和判断社会价值的坐标系。
(2)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
人的心灵具有相似性,易于沟通,新闻人物的精神、思想情感是最容易感染他人、震动心灵的。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既要下功夫去捕捉、挖掘典型事实,又不仅仅着眼于报道事实本身,而是通过事例去表现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轨迹。
(3)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
只有通过讲述人物的故事,把这个人物有代表性的谈话、行为和情节表现出来,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才能再现出来。因此,人物通讯中要求较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感,记者在采集素材时,要特别注意捕捉以下材料:①人物的骨干事例; ②凸显人物精神面貌的个性语言; ③具有代表性的细节。
(4)在社会生活的矛盾中表现人物。
表现一个人物,常常要抓住关节点的事实,也就是矛盾点的事实,看这个人在众多矛盾中如何做出了别人难以做出的选择。抓住矛盾点表现人物,在与读者沟通心灵方面具有普遍的规律。
3. 简述新闻客观性原则(原理)。
【答案】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力一国家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在理论上有其普遍性和根源性,同时又和我国的现实环境密切相关。马克思把客观报道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恩格斯认为是“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一一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作为最重要的新闻专业概念之一和一种新闻理念,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事实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基本特性,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尊重事实,要如实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客观性的目的是“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当然,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不仅仅指向主体对客观事实的符合,还意味着新闻传播主体的理性互动,即超越对事实的单面符合和个体理性能力的片面限制而达到“综合理性”。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也持相似的观点。他说:“的确,要做到客观性是很难的,也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从根本上看,人们要报道什么事情,这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必然会有报道者智力的介入,因而也就必然包含个人的系数在内。报道者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摆到他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不仅表现在他自己的参与上,尤其表现在他对事实事物的连续性的剪裁上和他所采用的形式上。”
可见,新闻客观性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除准确、公正、多面地报道之外,还深入事实,通过理性的解说道出真相。由此可以认为:客观性是新闻报道做到真实、全面、准确的前提条件,只有客观,才能接近事实; 只有不断接近并揭示事实,才能得到真实; 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和准确才得以存在,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体现。
4.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案】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主要有:
(1)展示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提炼启迪人的新思想、新观念。
经验性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特有的品种,这是由我国媒体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报道典型经验,除了采取综合消息的形式以外,工作通讯以其篇幅和时效的宽容度,几十年来一直是最具有传播效果的另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一般来说,采写工作通讯要力争通过反映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其他行业起到展示经验、启发思路、引导、示范的作用。它的报道选题偏重于成熟的经验,及由此带来的新思路、新观念。这类工作通讯在我国各级机关报中所占的比例很高,成为党和政府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2)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揭示这些问题和教训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以引起社会的注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调查性报道上,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报道内容更侧重于揭露问题,展开批评。
(3)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对策与解决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分析性报道上。也就是说,它不仅要通过调查,展现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还要对此进行分析与解剖,找出问题的原因,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它的选题要扣住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和大众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
5. 风貌通讯具有怎样的特殊价值?
【答案】风貌通讯又称为“旅行通讯”,以采访者旅行见闻的视角反映社会变化和风土人情的通讯。风貌通讯基于本身的特点和特殊价值,成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新闻体裁,其特殊价值主要表现为:
(1)风貌通讯伴随着采访者的足迹,以通俗的语言,熔纪实、写景、言情、说理于一炉,记录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广泛的社会现象和时代风俗,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历史画面感,并能反映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
(2)风貌通讯以其广阔的报道视野、生动的感性素材和无拘无束的个人写作风格吸引着读者,它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漫游天下,既可了解世界,又可感知时代,为现代人所喜闻乐见。
6. 与客观报道方式相比,深度报道有哪些特点?
【答案】与客观报道方式相比,深度报道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深度报道突破“一事一报”的局限,不是简单地、平面地、就事论事地报道新闻事件,而是深入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特别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新闻事件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新闻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挖掘,给受众以全方位的信息。
(2)深度报道方式摆脱单纯用事实说话、不评述新闻事实的表达方法的限制,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充分运用评述的手段,对新闻事件的思想内涵和隐含的意义进行揭示,帮助受众更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