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潭大学商学院815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根据行为科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有何特点? 如何影响或引导人的行为?
【答案】(1)人的行为具有的特点
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未得到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行为的结果,可能是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再发生对新需要的追求; 行为的结果也可能是遭受挫折,追求的需要未得到满足,由此而产生消极的或积极的行为。
(2)引导行为的途径
要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期。望值则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满足的可能性。显然,能够满足某一需要的行动对特定个人的激励力是该行动可能带来结果的效价与该结果实现可能性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下式来表示:激励力一效价x 期望值。
领导者和下属的组织行为,都是一种通过采取行动来满足未实现的需要的过程。领导者的需要,既可以是源于对制度权力的渴望,也可能源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下属未满足的需要也是多样性的。因此,对员工的激励能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中领导者对下属的未满足的需要的识别。
正是从需要这种人的动机导向出发,引出了关于如何激励的各种理论。对需要以及人内在动机和环境的激发,形成各种各样具体的激励理沦。由于激励理论大多数是围绕人的需要的实现及其特点的识别,以及如何根据需要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来采取措施,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而展开的。
2. 什么是绩效评估? 其重要性如何理解?
【答案】(1)绩效评估的定义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考察、分析、评估与传递的过程。其在本质上就是考核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或者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进行评价,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与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的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
绩效评估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评价和开发。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估价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以便适时给予奖惩,如提薪、发奖金、晋升等。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如更新员工知识结构与技能,激发创造力等,最终提高员工的绩效。
(2)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①绩效评估是人员任用的依据。绩效评估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用人的主要前提和依据。
②绩效评估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人员调配前,必须了解人员使用的状况,人事配合的程度,其手段是绩效评估。
f 解其③绩效评估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培训的前提是准确的了解各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势和劣势,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同时,绩效评估也是判断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
④绩效评估是礁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准确地衡量“劳”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没有评估,报酬就没有依据。
⑤绩效评估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手段。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主要内容,要做到奖罚分明,就必须要科学地、严格的进行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决定奖或罚的对象以及奖或罚的等级。
⑥绩效评估是平等竞争的前提。建立社会注意市场经济,需要鼓励企业竞争,一也需要在企业内部鼓励员工之间进行平等竞争,创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
3. 请简要说明计划与决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计划与决策的定义
①计划指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是组织管理工作的前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前进的方向和步骤。
②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一案的过程。
(2)计划与决策的区别
计划和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计划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3)计划与决策的联系
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对内部能力优势或劣势的分析,还是在方案选择时关于各方案执行效果或要求的评价,实际上都已经开始孕育着决策的实施计划。
③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过程。无法落实的决策,或者说决策选择某些任务无法安排,必然导致决策一定程度的调整。
4. 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差异。
【答案】按照是否进行反馈,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 双向沟通是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下表比较了这两种沟通的优缺点。
5. 简述波特一劳勒的激励模型。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波特和劳勒在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更全面的激励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型的具体内容如下(波特一劳勒的激励模型):
(1)波特一劳勒的激励模型的内容
①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激励的强度和发挥的能量)取决于效价(报酬的价值)和期望值(通过努力达到高绩效的可能性及该绩效导致特定结果的可能性)。
②工作的实际绩效主要取决于所做的努力,但也受到个人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和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对目标、所需的活动及有关任务的其他因素的理解程度)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③工作绩效会带来各种结果和报酬,其中有些报酬是内在报酬(如成就感或自我实现感),也有的属于外部报酬(如工作条件和地位的提高)。
④这些报酬再加上个人对这些报酬是否公平合理的评估,如认为报酬是公平的,将导致个人的满足。
⑤反过来实际的绩效和得到的成果报酬又会影响一个人对期望值的认识; 同样效价也受满足与否的影响。
⑥此模型表明,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因此要使激励产生预期效果,就必须考虑到奖励内容、奖励制度、组织分工、目标设置、公平考核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还要注意个人的满意度在激励中的反馈。管理人员可应用期望理论来促进对下属的激励。
(2)波特一劳勒的激励模型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