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对中学外语课堂英语口语测试随意性测试模式的调查与评估

关键词:交际能力;口语测试;交际语言测试;口语测试的模式;教师的感知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中小学的实施和推广,中小学外语教学和评估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根据《新课程标准》(英语)对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听、说、读、写 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以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测试的要求:“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但长期以来,由于口语测试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对英语教学的测试仅限于笔试和听力考试。在中学阶段的重要考试,比如“中考”和“高考”中,口试都被排除再外。“有教学就有评估”,既然口语教学已经受到了师生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口语测试理应进入正规考试。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口语考试在大多数地区尚未纳入重要考试,但是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上实践着自己设计的口语测试。目前,虽然教育管理部门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口语评估方式,但是从中学一线英语教师对口语测试的感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少,事实上,教师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口语测试最终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所以这篇论文从中学英语教师的角度研究口语测试。
本研究的目的有两个:
一、探索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口语测试的模式及测试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
二、调查研究教师对口语测试的认识和感受并分析其原因。
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法”, 使用“问卷调查”和“控制性访谈”两种方式。参与问卷调查的10名教师来自不同学校,他们的年龄和背景也不同。参与“访谈”的是其中的4名教师。
研究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教师采用的口语测试任务具有这些特点:
1、测试任务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不重;
2、组织和设计测试任务时过多考虑了省时和方便,没有考虑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3、测试任务不需要教师参与对话;
4、大部分测试任务是对教材中对话的死记硬背;
5、这些测试任务在评估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的效度不高;
二、在进行口语测试时,由于中学英语教师不考虑测试的效度和信度,他们也不具备必要的测试理论知识,因此,他们对口语测试缺乏信心;
三、根据参与访谈教师的报告,实际困难也在制约着口语测试。比如班级大、耗时多、日常工作繁重、缺乏口试培训、缺乏有效的测试手段等。
研究结论是:
一、虽然中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测试任务简单并易于操作,但是他们缺乏效度、信度、真实性和交互性。因此中学英语教师需要尝试新的交际口语测试方法以便有效地评估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
二、中学英语教师已经普遍接受了交际语言教学法,但在评估学生口语时并未考虑交际语言测试的原则,这样,教学与测试脱节,测试未能对教学起到正面的反拨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学习口语测试的理论知识,应该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口语测试的要求,应该明白口语测试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应该力求将交际口语测试引入课堂,设计测试任务时,应该使用体现交际原则的口语测试任务,比如信息沟活动,角色扮演,看图说话等,为了节省时间、减轻老师负担并保证测试的信度,建议使用“人机对话”,即“计算机辅助”测试手段。
三、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口语测试做出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中学英语教师对口语测试的感知,对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考官培训”,“计算机辅助”测试手段的培训,以便使中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口语评估方式能对教学起到正面的“反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