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纺织学院(服装学院)337设计史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日木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
【答案】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才逐渐走向工业化,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运动。日本工业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大正时期,但走在世界前列却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
(1)明治维新~1945年,这一阶段是日本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初步传播的时期。战前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日本传统工艺现代化二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1945年~1952年,现代设计意识在日本确立,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也初步建立。 1945~1952年,日本经济逐渐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政府、产业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杂志大量出现,设计组织建立和西方设计家大量到日本进行设计活动,派大量人员到美国进行工业设计考察,邀请著名设计师到日本讲学,如弗兰克·赖特、雷蒙·罗维等。
(3)1952年~1960年,是日本的工业设计成长时期。20世纪50年代,借助美国强有力的支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工业产品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此时,日本的设计力图摆脱模仿美国和德国的状态,建立自己的设计文化。首先强化设计教育,完善和建立自己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同时,通过人员交流和举办展览,来促进日本与西方的设计艺术交流。
(4)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工业设计走向世界。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的电子工业、造成工业、汽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市场迅速站稳脚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从传统的日本设计来看,它吸取了中国和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方面来看,则更多是追随和模仿美国、德国、意大利的设计,所有这些加上日本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了它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
(5)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在世界设计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两条新的设计原则,即:有弹性的专业特征:文化的多元特征。80年代,现代设计在日本已奠定了自己的产业基础,并取得了惊人成就。
2. 简述法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
【答案】(1)法国虽然不如德国那样具有强力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但一直是世界现代主义艺术的中心和摇篮。勒. 科布西耶在法国长期的现代主义设计活动,使法国同样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中心之一。
(2)法国在战后初年开始了设计上的大复兴。其中心是法国现代艺术家联盟在1949年成立的新附属组织:实用形式组,它的目标是促进法国工业设计的水准。法国战后的设计一直是集中于法国的传统设计中心,即奢侈产品的设计,他们称之为式样设计,或者创造,对于源于美国人称
的设计不敢恭维。
(3)法国大部分中等企业和小企业中都没有特别的设计部门,即便有,也是与市场部门混合在一起的。企业中的设计工业往往由研究部来处理,它不是真正的设计单位。
(4)法国的设计教育也基本是以美术型为中心的。法国直到战后,才开始非常缓慢地建立不完整的设计教育机构。可以称为单纯美术学院的最重要一所是在巴黎的国立高等下业创意学校,是法国的第一所工业设计学院。除此之外,法国各个省和地方都有一些有设计专业的职业学校,但是水平非常一般。
(5)法国一直不断地有世界水平的时装设计师和首饰设计师涌现,这是法国自20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奢侈豪华设计走向的代表。法国的设计师至今仍然是式样师,而不是“逻辑——艺术——工程——式样”四种功能集于一身的新式的工业设计师。这使法国的工业产品设计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设计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3. 简述奥地利“分离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1)奥托·瓦格纳
“分离派”的领军人物。1895年出版了《现代建筑》,提出建筑设计应该集中为现代生活服务,而不是模拟以往的方式和风格。设计是为现代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古典复兴而产生的。瓦格纳认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核心部分是交通或者交流系统设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装饰也应该为此服务。
(2)约瑟夫·奥布里奇
奥布里奇设计的“维也纳分离派之家”是一座在“新艺术”运动中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外形采用简单的几何造型,细部利用“新艺术”风格的装饰,在简单的立体几何形建筑物的顶部设计了一个以花草缠绕而组成的青铜色圆蓬造型,处理的非常协调,成为分离派建筑的代表作。
(3)约瑟夫·霍夫曼
分离派另外一个重要建筑设计家,他的作品具有严格的纯黑白色的几何形体与直线条设计风格,并在细部采用适当的植物纹样曲线进行装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4)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在绘画风格上同样采用大量简单的几何图形为基本构图,采用非常绚丽的金属色,如金色。银色。古铜色,加上其他明快的颜色,创作出非常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作品。代表作品有《吻》、斯托克列宫的壁画《生命之树》等。
(5)阿道夫·卢斯
在追求简洁设计风格的探索中,他几乎走向一个极端,甚至认为“装饰即是罪恶”。1908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理论代表作《装饰与罪恶》。卢斯的思想在建筑设计上表现尤为突出,形成了高度抽象的形式语言。1910年,他设计的维也纳史泰诺尔住宅是其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排除了‘切与功能无关的装饰,只留下素壁窗口,可谓开创了现代主义设计之先河。
4. 简述西班牙“新艺术”运动。
【答案】西班牙处在欧洲西南角的伊比利亚半岛,中世纪时曾被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占领,因此,哥特式基督教艺术和阿拉伯伊斯兰艺术在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西班牙近代艺术的独特风格,呈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20世纪著名的个性化艺术家,许多诞生在这块土地,如毕加索、米罗、达利等。由于有着这样一块独特的传统,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也呈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
5. 简述工业同盟的作用及影响。
【答案】(1)德国工业同盟影响和培养了一代新人,如后来在现代主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设计师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
(2)在德国国内,工业同盟首创了工业设计的活跃局面,奠定了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基础,确立了工业设计的基本理念,真正预示了设计艺术新时代的来临。
(3)从世界意义上讲,德国工业同盟影响了英国、瑞典、丹麦等许多国家。在1911、1915年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组织,使工业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
6. 简述包豪斯时期的格罗佩斯与战前的格罗佩斯设计思想的转变。
【答案】(1)格罗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己经有过非常戏剧化的思想变化:战前他迷恋机械,认为机械式能够为人类造福的,具有类似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立场,这种迷恋在战后消失。他是一个具有强烈和鲜明左倾思想、具有社会主义立场的新人。他认为德国只有通过急剧的、激烈的、彻底的社会革命才可能找到前途。他开始放弃大工业化的膜拜立场,转而希望倡导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兄弟行会精神,提倡中世纪行会的工作方式,经常以设计建筑家、工匠同心协力建筑教堂的方式来提倡团体精神,通过教育来对学生灌输这种想法。
(2)早期的包豪斯强调手工业方式,而不是大规模机械生产; 力图建立一个小公社,建立一个微型的理想国; 雇佣大批具有鸟托邦思想的艺术家担任教员; 教学集中于强化学生个人思想和创造。这些改革,从表面上看是教学上的改革,实际上是格罗佩斯本人对于社会改革的实验,在于他对机械迷信的幻火之后的理想主义探索,他的目的在于改变德国的历史,而不仅仅是教学本身。包豪斯早期的目的是社会的、乌托邦的,而不仅仅是设计的。
7. 简述英国的现代设计。
【答案】(1)为促进英国设计艺术水平的提高,1944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英国工业设计协会”,战后又出版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杂志之一《设计》。“英国工业设计协会”负责组织各种设计活动,举行各种设计展览、会议等。《设计》杂志对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介绍各国设计艺术的发展功态。
(2)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的重视,英国工业设计得到长足发展,在家具、汽车制造等领域大量借鉴美国、德国和北欧国家的设计经验,尤其是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风格的设计对英国影响最大,并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美国的影响也很大,主要是家具和汽车设计。英国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