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825艺术设计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答案】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艺术浪潮。一批激进的设计师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展开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代表人物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要组织有“阿基米亚集团”、三人设计组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张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艺术思想,三人设计组1969年设计的“充气”沙发被认为是反主流设计的典型代表。反主流设计是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很快消退。

2. 巴洛克风格

【答案】巴洛克式风格在16-17世纪交替时期的意大利开始流行。巴洛克原意是指畸形黯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衡感。后来被人们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富丽、对比强烈、运动感强,注重光的效果,追求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力图融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这种设计风格集中体现了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了家具和室内设计。

3. 微电子风格

【答案】电子时代的新设计潮流。大量采用新一代人规模集成电路晶片的电子产品涌现而产生。重点在于把设计功能、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显示技术和微型化技术统一,在新产品上体现出来,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产品设计通常具有超薄、超小、多功能、便携造型简洁明快的特点。这个设计与数理研究关系密切。德国70-80年代出现了统计派设计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赫伯特·奥尔,他提出了“设计是是可以计量的”这个理论,从而把设计引入定量分析的范畴。

4. 查尔斯·詹克斯

【答案】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权威之一。建筑理论是“双重译码”与“骡子风格”。最先提出和阐释了后现代建筑的概念,并且将其扩展到整个艺术界,影响深远,为后现代艺术开辟了新的空间。还定位了晚期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这两个概念,使之成为公认的衡量后现代建筑之外的主流建筑现象的主要概念。代表著作有1977年出版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被称为是向“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宣战书。答罗伯特·斯坦恩: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奠基人罗伯特·斯坦恩,在其著作《现代古典主义》一书中对后现代主义设计进行了分类:

(1)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采用大量古典的、历史的建筑符号、装饰细节来达到丰富的效果。

(2)潜伏的占典主义:一半现代主义,一半传统风格。

(3)原教旨古典主义:采用古典的城市布局中心与古典的比例来达到线与传统的和谐。

(4)规范的古典主义(复古主义):采用完整的复古方式。

(5)现代传统主义:更加讲究细节的装饰效果,因而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奢华、艳俗。

5. 彼得·贝伦斯

【答案】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先驱。从功能出发,基本上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在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标志,并设计了透平机工厂房,这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形式,德国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其设计实践分不开,他的设计事务所培养了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重要人物,为现代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6. 布劳恩公司

【答案】1921年马克斯·布劳恩创建于法兰克福的公司。50年代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服务宗旨。以产品的设计质量水平来赢得市场,反对任何为商业目的而采取的形式主义做法,坚持依靠先进技术达到产品功能的完美。产品都具有严格的理性特征,各部件都经过精心设计,部件之间都保持均衡统一,颜色多为白色,再着以灰色或黑色的装饰色,表现出重视产品的功能,追求形式简约的设计原则。布劳恩公司的成功与设计师迪特·兰姆斯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7. 红屋

【答案】英国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作品。由威廉·莫里斯和菲利普·威柏合作设计,因外墙采用红砖而得名。强调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是英国哥特式建筑和传统乡村建筑的完美结合。成功不仅仅是采用功能需求为首要考虑,同时还在于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内、家具等。其建成引起设计界广泛的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改变设计中的矫揉造作方式,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垄断,也抵御工业化风格。

8. 艾洛·萨里宁

【答案】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突破了功能主义的几何形结构,而采用有机曲线造型。其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有机造型色彩,属于比较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如他设计的耶鲁大学冰球馆像一头鲸或龟,而肯尼迪机场的候机大厅则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代表作品有耶鲁大学冰球馆、肯尼迪机场、胎式椅、郁金香椅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工业化时代的人体工程学的发展阶段。

【答案】下业化时代的人体下程学经历犷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1)机械时代

1750-1890年,这个时期的设计主要是在设计上注意与人体配合的长短、宽窄、大小尺寸,但是,对于真正的适应性、特别是效率性、安全性,则还没有适当的考虑。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

还没有真正的发展成人体工程学。

(2)技术革命时期

1870-1945年,新能源的使用,令第一阶段单纯考虑人体尺寸的方式显现出不足。一战后,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发展出适合人的需求的设计上,开始关注人在工作中的适应性。二战后人体工程学研究变得更加复杂。新的设计开始从以前的为适应人的设计,转移到为工作的人的设计上。这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新的重大进步。

(3)为人的思维的设计阶段

1945~今,战后人体工程学的一个重点发展,是从比较集中为军事装备设计服务,转入为民用设备、为生产服务,它开始进入制造业、通讯业和运输业。这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战后初期阶段成为按钮时期,目的在于使控制系统更加准确、无误、反应快捷。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在7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是人体工程学泛滥夸大的阶段,也是人体工程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得到理论实践上的完善化的阶段。

10.简述查尔斯·依姆斯的代表作。

【答案】伊姆斯善于利用胶合板、塑料、纤维板、铸铝等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家具设计创新,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代表作品有:

(1)1940年与艾罗·沙里宁合作设计的薄板家具,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有机家具展览”中获一等奖,是最早的组合家具。

(2)1946年为米勒公司设计以多夹板用热压方法成形而生产的大众化廉价椅子,经济实用而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家具轻便化、大众化与新材料、新工艺相结合的杰作。

(3)1951年采用玻璃纤维板按人体工学原理模印,然后用钢管作椅脚,制作轻便而现代的新式椅,耳目一新。

(4)1956年配套垫脚凳的安乐椅问世,可以真正放松休息,是现代休闲椅。

(5)1958年设计金属脚架与发泡海绵为材料的转椅,为现代安乐椅与现代办公用转椅的先驱。形成座椅设计的全新美学观,影响至今。

11.简述丰裕社会时期的背景。

【答案】(1)一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美国设计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次大战期问,它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

①出现了独立的设计事务所。

②美国大众文化对于设计风格的影响。二战后出生的“战后婴儿”从家庭消费力、对传统价值的淡漠感、对新事物的喜爱等都不同于父辈们,为了适应这代人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就需要新的设计和文化形式的出现。

(2)另外丰裕社会于50年代末期开始成熟,妇女的经济独立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潜在消费力量。这些新因素的出现决定了单一垄断风格将不复存在,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风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