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03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股票价格
【答案】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又称股票行市。它表现为购买股票所支付的货币额。股票是虚拟资本即资本的“纸制复本”,它没有价值,但凭借其所有权就可以定期取得股息收入,就如同将一笔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一样。股票价格应相当于这样一笔资本,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所领取的股息相等。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而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一预期股息一利息率,或股票价格一股票面额X 预期股息率二利息率。在实际生活中,股票价格还要受企业经营状况和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断上下波动。影响股票供求关系的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及人为投机因素。经济因素,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 政治因素,如战争、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政府领导的更迭等; 人为投机因素是指一些大的股票持有者利用制造谣言、大量抛出或大量购入股票来造成虚假的供求,使股票价格大涨大落,以达到他们从中牟取暴利的目的。
2. 折旧率
【答案】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每期应计折旧额对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的百分比。它反映在年度内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有关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的程度。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首先要计算年折旧率,全面兼顾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等因素,然后在各月平均计算。折旧率包括单项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按每项固定资产计算的,称单项折旧率; 按每类固定资产计算的,称分类折旧率; 按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称综合折旧率。
3. 交换价值
【答案】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交换价值不只一种,而是多种。不同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可以使它们相等的共同东西。这个共同东西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千差万别,无法进行比较。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还有另外一个属性,即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它构成商品的价值。所以,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的基础。也就是说,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价值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 资本
【答案】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本质卜小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一种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它体现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
关系,即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成果。资本在物质内容上和现象上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当货币和生产资料用于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时,它们才成为资本。资本的基本特点是: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和风险性。资本的本性就是要在不断的运动中、在循环和周转中不停地增殖。按资本的形态构成,资本可分为货币资本形态、实物资本形态、无形资产形态; 按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按其周转方式,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按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独立职能,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按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形式,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按其社会构成,可分为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私人资本、国有资本和股份资本等。
5. 停滞的过剩人口
【答案】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口。这些人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工作时间最长,劳动条件最恶劣,工资水平最低。此外,还包括那些处在相对过剩人口最底层的,属十赤贫需要救济的人们。这个社会阶层由三类人组成:第一类是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第三类是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力的人,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6. 自然经济
【答案】自然经济是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小发达的社会中,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今某些经济落后的地方,还存在自然经济的残余。自然经济作为人们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济:自然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
二、简答题
7. 马克思揭示的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你觉得有没有说服力?
【答案】马克思揭示的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是指: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或者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种说法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说明如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价值形成过程
为了更好的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首先应该考察价值形成过程,即预付资本的补偿过程。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商品和生产资料后开始进行商品生产。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工人的具体劳动发生着两方面的作用:生产出一个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另一方面工人同时耗费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新价值。这阶段仅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一般的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并没有发生增殖,资本的生产目的并没有达到。事实卜,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绝不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而必须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2)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再考察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现实中,资本家绝不会让工人的劳动时间仅仅等于补偿自身劳动力的价值,因为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这一天劳动力价值的使用权完全属于资本家。因此,他必然把劳动时间延长到超过一般生产时间之外。于是,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的劳动力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便实现了。
(3)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比较一下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乎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为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可见,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8. 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中小资本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和发展,它们与大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1)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大企业在主要产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不存在了。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是多力一面的:
①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因为社会生产力存在多层次性,生产部门有多门类性,社会需求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就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中小企业独立经营,灵活性大,适应性强,专业性高,提交额低,因此活力较强。而且,一般来说,它们的存在对大企业也是有利的。
③从上层建筑看,资产阶级国家为了解决失业问题,保障社会安定,也采取一些支持、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
④大企业通过购销关系、承包合同、外围协作等形式,把各式各样的中小企业联结成网络,从事产品的生产与行销。这既有利于自身节约投资,也起了组织与协调众多中小企业活动的作用,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秩序与稳定性。
(2)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是一种共同存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
①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是并存着的。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就业人数以至产值上都会超过或者大大超过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