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首大学商学院702政治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平均利润规律
【答案】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指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通过部门间的竞争而平均化的趋势。不同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等的不同,利润率一也各不相同。但资本的本质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因此资本家要把自己的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于是,资本便不断地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这会导致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投资减少、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利润率提高,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投资增加、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利润率降低。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相等为止。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它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
2. 资本主义地租
【答案】资本主义地租是指租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殖价值的一种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包括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其中级差地租包括由于十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工和由于在同一块十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 。
3. 剩余劳动
【答案】剩余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自己和家属生活必需品的必要劳动以外的劳动。剩余劳动的物化形态是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当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出现剩余劳动。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剩余劳动,这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物质基础。剩余劳动的占有状况体现了各种社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体现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价值。
4. 国际货币制度
【答案】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或有组织地对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其变动、汇率制度及其选择、国际储备及其构成等方面所做出的安排或决定。它既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国际货币关系的规章和制度,也包括各国在实践中共同遵守的某些规则和做法,还包括在国际货币关系中起协调、监督作用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金融组织或机构。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汇率决定及其变动; 汇率制度
及其选择; 国际储备资产及其构成。国际货币制度从产生至今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制、牙买加体制。
5. 财政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或税收以调节经济的政策。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节方式,即在经济高涨时期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增加失业。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6. 超额利润
【答案】超额利润是指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只有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可以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
二、简答题
7. 金融资本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与一般资本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当有人对金融资本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实现全面统治这一现象提出怀疑时,你是台能够对此进行说明?
【答案】(1)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与一般资本相比,金融资本具有以下特点:
①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主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持有资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银行除了控制巨额信贷资金外,还垄断了大规模私人信托基金,建立起广泛的分支银行网络,占领金融业务市场。银行垄断资本还通过合并的方式加强了金融资本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形成了众多的跨国银行。
②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庞大的金融体系中,除了商业银行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机构包括三类:一是储蓄组织,如信托储蓄银行、储蓄和放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等; 二是投资组织,如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各种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金融公司、投资信托基金等; 三是契约性质的专业金融机构,如人寿保险公司、灾害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此外,还有各种专业机构。非银行金融组织的资产增长很快,在激烈的竞争中,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实行了混合兼并,转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与银行互相联合,其结果是在金融业中也出
现了以银行为核心的混合联合公司,其经营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的金融业务。
③跨国银行大量涌现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跨国银行迅速发展起来,美国的跨国银行率先向全球扩张,西欧、日本的跨国银行也迅速向全球发展。现代跨国银行建立在高度垄断的基础上,是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产物。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活动要求相应的资金运动,于是,拥有庞大资产实力的垄断银行突破了国内市场的限制,建立了全球银行网络,积极从事国际性金融业务。跨国银行的高度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金融资本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实现了全面统治,这是毋庸置疑的。
①金融资本在经济上的统治参与制是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参与制是指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参与制的实现过程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首先控制一些巨大的企业作为母公司; 然后利用母公司所拥有的资本去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把这些企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使它们成为子公司; 再用同样的方式,通过子公司进一步控制更多的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金融寡头是这个金融控制体系的主宰者,它用少量的资本就可以控制大量的企业,控制比自己原有的资本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资本,从而实现他们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控制和统治。
②金融资本在政治上的统治
金融资本在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统治的同时,又把自己的统治扩展到政治和社会领域。这种统治主要是通过“人事联合”的方式来实现的。“人事联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寡头收买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出面来为垄断资本说话,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 另一方面金融资本选择自己的代理人,或者亲自出马在政府和议会中担任要职,直接利用国家的权力来为垄断资本服务。无论是哪一方面,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金融资本对政治的控制和统治,使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成为垄断资本谋取利益的工具。
8. 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1)国际经济调节的形式
①初级形式主要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的调节;
②高级形式是若干国家结成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进行的对国民经济若干领域的国际经济调节。
(2)通过国际组织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①第一种类型,是通过发达国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广泛性的专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某个领域的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调节。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 )。
②第二种类型,是范围较狭窄的主要由发达国家参加的、但协调面较广的国际经济组织。创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有24个成员国(除土耳其等个别国家外均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 )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3)通过国际会议或会谈进行的经济调节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为协调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而举行的西方八国(美、英、法、德、日、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