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接受美学在作家、作品和读者这三维时空中研究文学,尤其着意突出读者的接受意识和再创造在文学价值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读者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提出每一个文本都存在“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去挖掘和发现。本论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审视当今中专生文学鉴赏存在的问题,强调文学鉴赏对于中专生培养的重要价值,并从接受规律出发,就如何改善中专生文学鉴赏现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描述商品化、快餐化、世俗化的文学时代的对当前文学鉴赏的冲击,指出当前职业化的中专语文教学观对中专生文学鉴赏的负面影响,重点对中专生文学鉴赏现状进行了广泛问卷,并就问卷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分析,找出当前中专生文学鉴赏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本论文研究中专生文学鉴赏的背景,说明了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章是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第一部分先概说文学鉴赏,梳理了世界各国和我国文学鉴赏的历史及现状,表明了世界各国和目前我国对文学鉴赏的重视,接着就文学鉴赏对中专生培养在智育、德育和美育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章的第二部分先就接受美学理论进行概述,接着从鉴赏主体、期待视界和召唤结构三个层面明确了接受美学关于文学鉴赏的基本观点,为第三章从接受美学视角所展开的实践探索奠定理论基础,是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本章选取了接受美学的视角,就如何改善中专生文学鉴赏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第一部分首先确立了中专生文学鉴赏教学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使研究探索方向清晰、目标明确。第二部分就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在实施策略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索实践。论文首先针对如何确立学生的鉴赏主体地位结合实例进行阐述,接着就如何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期待视界介绍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最后就如何充分挖掘作品的召唤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论述。以上这三个层面的阐述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部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