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Talkshow

【答案】Talkshow 也就是中国的论坛式评论。即由主持人在演播室现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部分受众直接参与,就社会生活中与群众比较贴近的事件和话题展开讨论、争鸣的谈话体节目。

2. 栏目宗旨定位

【答案】栏目宗旨定位即栏目方针定位,是指广播电台在总的编辑方针的指导下为具体的栏目制定的编辑方针。一个栏目的宗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所以,栏目宗旨定位是广播评论栏目策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 广播谈话

【答案】在通常情况下,广播谈话是“为说而写”的评论,它以谈话的语言、口吻及表达方式评价事物和分析问题,也称之为“广播漫谈’,、“广播杂谈”或“广播对话”。它以或聊天、或交谈的形式,力图模仿日常的谈话,营造一种与听众平等交流的语境和氛围,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4. 系列评论

【答案】系列评论是指针对某一重大问题和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在三篇以上。系列评论所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很难说清楚、说完整,需要将重要的问题分割开来,一篇一篇地辨析和阐释。系列评论一般来说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小题目来做,各篇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5. 专栏小言论

【答案】专栏小言论,又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专栏小言论也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而兴起。

6. 主笔

【答案】主笔,是指评论记者,或称社论撰述委员,是一个很高的尊誉。主笔主持一家报馆的言论方向与编辑方针,它是新闻政策的执行人。主笔在整个报社的运作中地位极为重要,可以说主笔存则报存,主笔亡则报亡。因此,主笔一般都由社会上享有名望的人担任。

7. 贴近生活

【答案】贴近生活,是指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人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

8. 编后

【答案】编后,又称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辑后记、编余等,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章的一点联想和发挥。它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目的是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和报道思想,给人以深思的余地。编后的写作要求论题单一,分析扼要,不宜重复新闻中的事实,只要点出思想即可,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可以署名,也可不署。

9. 移人情

【答案】“移人情”是要以杂文切实的、意味深长的内容和生动泼辣的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在领略杂文内容的同时,能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10.署名评论

【答案】署名评论是指完全以作者个人名义撰写和播发的评论。这类评论在广播中比较常见,广播界习称其为专栏短评。这类评论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当广泛,所接触和涉及的现实问题也相当丰富,所以往往比某些重头评论更受听众欢迎。

11.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评论中可能给人们的信息量的大小,它包括评论的观点、理论、思想和知识等。一篇评论给人们的信息量大,它的价值就大; 反之就小。信息量大的选题我们应该重视它,花大气力去做,把它做好; 信息量小的选题,应考虑是否去做,花多大的气力去做。

12.立论

【答案】立论,是指作者从正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态度的论证方法。立沦汇总常用的方法有事例论证、事理论证、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等。作者在使用某个比喻时,一定要强调该比喻的适用范围和它的不足之处,最终还是靠论证来解决问题。

二、简答题

13.简述新闻述评的发展源流。

【答案】新闻述评的发展源流如下:

(1)早期报刊的“政论时代”

报刊的观点性内容多,事实性内容少,政论性报刊往往以综合栏目的形式,摘录、组织外电、外报新闻以补充事实性信息的缺项。

由“直录公犊,剪抄报章”,到“夹叙夹议,独见匠心”,是当时纪事栏目编辑业务进化的一个标志。这种形式本身,已经有“述评”的特点。

(2)1915年出版的《新青年》

①《新青年》一创刊就推出“国外大事记”和“国内大事记”。

②这是综述型的大事记,选择较精,着力较多,一般都体现出编辑主体的认识和概括,照顾到事件的源流、背景,而不再带有早期期刊记事中那种信息堆积或简单加和的形迹。

③其认识性因素明显加强。

(3)1918年创刊的《每周评论》

①《每周评论》继承了《新青年》的经验,并把“国外大事述评”与“国内大事述评”置于一版首要位置。

②这两个纪事栏目是有系统的纪事,不仅事件选择较精,而且可以看出是写作者把各种相关信息读通、打通后讲述的,其中的“评”,正是这种打通了来讲“事”的一种手段。

③一种在叙事中体现的见识,作为判断而言,它们一般是属于事实判断,但偶尔也进人到价值判断。

(4)1924年由国闻通讯社主办的《国闻周报》创刊

《国闻周报》“1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己经具有自己独立报道资源,是形式发展得很完备的新闻述评形式。

14.评论工作者究竟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答案】作为党报的评论工作者,首先应当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具有真知灼见的政治家、目光敏锐的观察家、思想深邃的理论家和关心实际生活、充满激情的社会活动家。换言之,一个具有领悟力、剖析力、表达力和知识面广的优秀评论工作者,应当具备的素养主要包括:

(1)“目光四射,触觉锐敏”一一政治家的眼光

①评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首先表现在要有正确的立场,坚定的信念,潜心钻研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党中央保持政治卜思想卜的高度一致。这也是对党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一条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每个评论工作者要像政治家那样,始终满怀政治热情,关注党和国家大事,随时随地胸怀全局、目光如炬,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求自己能及时正确地通过评论文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工作意图,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标而奋斗一。

②强调评论工作者要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丝毫不意味着一切照抄照搬照转。评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表现在吃透两头,并非只顾一头; 吃透上头,也并非照抄上头。

③敢于开第一腔,敢于提出新问题,议出新见解,敢于写出新观点,闯出新天地,也是评论工作者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素养。④评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目光四射,触觉锐敏,能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识别到风向,对于新出现的社会动向、社会思潮能敏锐地辨别,清醒地分析,并作出明确的政治判断,从而产生写作评论的欲望和激情。这是评论工作者政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