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论据
【答案】论据是指评论文章中使论点得以成立和促其深入的相关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没有论据的论点,论点一经产生,它就必须以一定论据为前提。一篇评论文章要说服人、引导人,特别是把那些不同意见者拉到自己一边,没有充分的事实和理论,也是不能奏效的。
2. 电视新闻评论
【答案】电视新闻评论,是指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它在触及时事、反映诉求、表达主张、弘扬正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上更是一枝独秀,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赞誉。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3. 论辩型社论
【答案】论辩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它的任务,对外,揭露、批驳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和行径,及其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尤其是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或别国内政,以破坏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图谋和谬说; 对内,则是对重大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极左思潮进行批驳,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动思潮进行揭露和批驳,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揭露、辨正和批驳,旨在扶正祛邪,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引导舆论。
4. 思想评论
【答案】思想评论,是媒体上常见的一种署名评论形式,又称“思想杂谈”、“思想纵横”、“每周评论”,它往往就某一社会现象、社会倾向、社会思潮等进行评价,注重思想指导、解惑释疑、旨在明辨是非,提高认识。由于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严密的逻辑性、浓厚的论理性,加上论点、论据、论证比较完整,有比较浓厚的理论色彩,因而更接近于政论,也是一种政论性文章。
5.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
6. 分论点
【答案】分论点是指派生于评论的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从属论点。不少新闻评论由于论述的内容比较重要,比较丰富,为更好地阐明总论点,往往需要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论述,提出一些证明、补充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又称分论点或子论点,它们都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
7. 专栏评论
【答案】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特定的专门栏日中发表的评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大至国家大事,小至油盐酱醋、衣食住行,都可以议论。而且选题角度小,篇幅短小精悍,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面向普通人发言,由普通人发言,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8. 新闻性谈话节目
【答案】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与见解。谈话节目的特点在于:通过各抒己见的谈话,传播观点与见解,反映当代人的心态、观念。谈话节目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共同完成,因此,谈话节目成功的很重要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现场的驾驭能力。
9. 新闻评论
【答案】新闻评论是指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或节目)的总称。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
10.以理说事
【答案】以理说事,是指先针对社会出现的一般现象进行理论的阐述,接着以事例或数据对所论之理进行印证。这个理要说清楚,它可以是独立的,不依赖其他的东西而存在。我们所列事实是对它的补充,能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它的认识。此刻的事实一定要为主题服务,还要符合评论
所阐述理论的要求。不能道理上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事实反映的又是一个意思甚至是相反的意思。
11.由头
【答案】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12.网络新闻评论、网络评论
【答案】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和传统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的优势明显。首先是传播主体的广泛性,充分体现它的草根性和民主性。它是来自人民、为人民的草根评论,广大受众是以主动而非被动的姿态,共享评论的发布、传播、交流的过程,成为评论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己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新闻评论的体裁和样式。
二、简答题
13.什么叫立意? 它在评论写作中的地位如何?
【答案】(1)立意的含义
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换言之,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2)立意在评论写作中的地位
“意”是指文章中统摄“事”,即材料的中心思想。虽然它并不是具体论点,但却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是全文的基调。立意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写作评论,难在立意,而立意力求有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
14.尝试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杂文。
【答案】示例如下:
我看文化热
王小波
我们己经有了好几次文化热:第一次好像是在八五年,我正在海外留学,有朋友告诉我说,国内正在热着。到八八年我回国时,又赶上了第二次热。这两年又来了一次文化批评热,又名“人文精神的讨论”。看来文化热这种现象,和流行性感冒有某种近似之处。前两次热还有点正经,起码介绍了些国外社会科学的成果,最近这次很不行,主要是在发些牢骚: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不端正,知识分子自己也不端正; 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要向君子看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