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财务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股东如何影响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
【答案】(1)股东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往往施加影响。
(2)稳定的收入和避税。一些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稳定的股利,若公司留存较多的利润,将受到这部分股东的反对。另外,一些高股利收入的股东又出于避税的考虑(股利收入的所得税高于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往往反对公司发放较多的股利。
(3)控制权的稀释。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就会导致留存盈余减少,这又意味着将来发行新股的可能性加大,而发行新股必然稀释公司的控制权,这是公司原有的持有控制权的股东们所不愿看到的局面。因此,若他们拿不到更多的资金购买新股以满足公司的需要,宁肯不分配股利而反对募集新股。
(4)股东对风险的态度。风险厌恶者希望发放较多股利,因为现在取得的股利是确定的,而用利润再投资则存在风险。风险偏好者则希望将利润用于再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所以他们不期望过高的股利支付率。
2. 股票分割与分派股票股利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1)股票分割(stocksplit )又称拆股,指股份公司用一股以上的新股交换一股流通在外的股份的行为,它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资产的账面价值,股东权益的各账户(普通股、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等都不产生影响,只是使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増加,每股股票代表的账面价值降低。
(2)分派股票股利只是将公司的税后利润或部分盈余公积金转化为资本金,并不会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出,股东权益账面价值的总额也不发生变化。
(3)股票分割与分派股票股利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不同,股票分割不对企业财务产生影响,而分派股票股利影响企业财务。其原因如下:
①分派股票股利。分派股票股利并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不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因而不是公司资金的使用,同时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公司的财产,但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分派股票股利后,如果盈利总额不变,会由于普通股股数増加而引起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下降;但又由于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不变,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仍保持不变。
②股票分割。股票分割所产生的效果与发放股票股利近似。股票分割时,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使得每股面额降低,每股盈余下降;但公司价值不变,股东权益总额、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及其相互间的比例也不会改变。这与发放股票股利时的情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3. 简述债券价值和债券付息频率关系。
【答案】分期付息债券的价值=利息的年金现值+债券面值的现值,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实际利率逐渐提高,所以,债券面值的现值逐渐减小。
债券价值和债券付息频率关系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来说明:
(1)当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必要报酬率(平价出售)时,利息现值的增加等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不变;
(2)当债券票面利率大于必要报酬率(溢价出售)时,相对来说,利息较多,利息现值的增加大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上升;
(3)当偾券票面利率小于必要报酬率(折价出售)时,相对来说,利息较少,利息现值的增加小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下降。
总的来说,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折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降低,溢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不变。
4. 关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的关系有哪两种基本理论?
【答案】关于股利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认为,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这一理论建立在如下假设之上: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 公司的投资政策与股利政策彼此独立; 公司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可相同地获取关于未来投资机会的信息。股利无关论要点是: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2)股利相关论。股利相关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股利无关论提出的假设前提,公司的股利分配是在种种制约因素下进行的,这些制度因素包括法律、股东、公司等因素,公司不可能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股利政策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并非无关而是相关的。
5. 简述什么是损益满计观,什么是当期营业观?
【答案】收益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会计人员所认为的期间损益究竟应该仅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是同时反映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对此存在两种基本的收益观点一一当期营业观点和损益满计观点。
(1)“损益满计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的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价值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也就是说,利润表中所计量的利润,既包括营业利润,又包括非营业性利润。对那些营业和非营业或重复和非重复发生的,均应将其列于收益表上的“期间净收
益”。支持“损益满计”观的主要理由是,营
业性和非营业性的界限很不分明,在一家归类为营业收益的交易,在另一家企业则可以划归为非营业性收益,同时,计算净收益时忽略不计某些特殊事项或前期调整的借项或贷项,则每年的收益数字就有可能被起义的管理当局操纵或修匀。
“当期营业观”着重反映的是经营管理水平,(2)即着重于计量企业的效率。在当期营业观下,收益的计算特别强调“当期”和“营业”两个词,只有在管理上可以控制的价值变化和事项,以及当期决策所产生的结果才可包括在收益的计量之中。这一观点另一个方面是只有“正常”的经营所产生的变化才是相关的。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当期营业收益能使陈报的净收益在各期间和企业间进行比较以及进行预测时更富有意义。
二、计算题
6. 公司需要一台设备,如果购买是1800万元。如果租赁,10年租赁期,每期费用是200万元。折现率是10%。试问:该公司租赁和购买,哪种方式更为经济。
【答案】(1)由题目可知,如果现在购买该设备,需要花费1800万元。
(2)如果采用租赁方式,该设备的现值=,)小于现在购买的价格,所以选择租赁更为经济。
7. 华明公司于2010年1月1日购入设备一台,设备价款1500万元,预计使用3年,预计期末无残值,采用直线法3年计提折旧(均符合税法规定)。该设备于购入当日投入使用。预计能使公司未来3年的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00万元、2000万元和1500万元,经营成本分别增加400万元、1000万元和600万元。购置设备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债券方式予以筹措,债券面值为1500元,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债券按面值发行,发行费率为2%。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为10%,有关复利现值系数和年金现值系数如下表。
求:(1)计算债券资金成本率。
(2)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3)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增加的净利润。
(4)预测该项目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
(5)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答案】(1)计算债券资金成本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