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研究

关键词:清末民初 江浙地区 婚姻价值观 西学东渐

  摘要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时期,社会变迁引起了女性婚姻价值观的变化。江浙地区地处社会变革的前沿,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调整、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女报的宣传以及西学东渐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地区女性的婚姻价值观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诸如争取婚姻自主权、推迟初婚年龄、选择独身、追求离婚与再婚的自由等等。与此相应,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物质形态方面,如婚姻仪式和婚礼服饰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以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地方志为依托,辅之以女性笔记小说、杂记、文集等文献资料,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江浙地区不同阶层女性对待婚姻生活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分析和考察,力求较为客观而准确地揭示出社会转型时期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产生、发展、演变的动因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以往的研究做一个理论的梳理,深入了解前人对此课题的研究状况,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其次对本文中将要涉及的几个相关概念,如“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婚姻价值观”,明确其学术内涵。另外,在这一部分中还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论述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具体内容及其体现。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1)女性婚姻价值观转变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女性婚姻观、离婚观与再婚观的改变。(2)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体现——从婚姻仪式和婚礼服饰的变化借以窥见一般民众思想观念演变的轨迹。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文章透过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的演变,运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和观点从内、外两个方面因素来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外因主要包括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新式教育事业的兴起以及女报的兴起、先进知识分子特别是留学生对封建意识的批判和对西方新思想的大力倡导等。内因主要包括女性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出影响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