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催产素及睾酮在棕色田鼠社会行为发育中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棕色田鼠;催产素;睾酮;攻击行为;亲密行为;配偶选择

  摘要

动物的发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个物种或个体的生存都依赖于对环境的短期和长期适应。发育过程中行为神经内分泌系统能够调节结构和机能的长期变化,产生深远的行为效应,所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在幼体发育及其行为生理特征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鼠类的社会行为主要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其中神经垂体激素和类固醇激素起重要的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催产素(OT)与田鼠的社会组织和婚配制度密切相关。OT可以影响动物社会识别、繁殖行为、性行为、母性行为、亲本行为及配偶选择等多种社会行为,且具有种属特异性。类固醇激素在形成动物的性二型、性倾向等特征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类固醇激素和与社会行为相关的多肽OT及AVP有紧密的联系。因而,研究鼠类的社会行为和激素的关系,不仅能探讨社会行为发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还可以进一步揭示神经垂体激素与婚配制度的关系及其对行为发育影响的机理,从而揭示婚配制度的进化机制。
与大鼠和小鼠相比,田鼠是一类社会性较强的动物,具有典型的社会组织。实验用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是一种单配制小型啮齿目动物,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实验室养殖的情况下都具有相对长期和固定的配偶关系,是用来研究单配制形成机制的良好物种。本实验以棕色田鼠为研究对象利用行为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出生棕色田鼠被注射外源性催产素和睾酮(TP),其成年后同性间攻击行为、亲密行为和配偶选择行为的变化,初步探讨OT和TP对棕色田鼠行为发育的作用;利用免疫组化的手段检测这些行为发生后棕色田鼠特定脑区Fos蛋白、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不同,从而确定这些行为的变化是否是由新出生时接受外源性物质所导致的,以此来进一步揭示OT和TP对社会行为发育产生的神经内分泌效应的机理。实验结果分以下五部分:
1.棕色田鼠新出生时给予外源性OT或TP,在动物发育期0d、1d、3d、5d、10d、20d、30d、45d及60d称重并记录存活个体数。结果发现: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注射OT和TP都能使动物存活率有所降低。同时外源性OT对出生3日之内的3只/窝、4只/窝、5只/窝组棕色田鼠体重有影响,而这种作用在3日之后则不明显;外源性TP对2只/窝、3只/窝、4只/窝组个体整个发育期体重均有持续性影响。
2.棕色田鼠新出生时给予外源性OT,待其成年后检测其同性间攻击行为。结果发现:只有在与异性共居1h后,OT对动物同性间攻击行为的作用才能够体现出来,其中对雌性攻击行为、其它社会行为及非社会行为均有极显著的作用;而对雄性攻击行为作用不明显。免疫组化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与异性共居1h后,雌性IOT组棕色田鼠BST、LSD、MPO、PAN、MD、VMH、ME及CE表达较多Fos阳性神经元;雄性IOT组个体MPO、PAN、SON及VMH表达较少Fos阳性神经元,BST和CE表达较多Fos阳性神经元。
3.棕色田鼠新出生时给予外源性OT,待其成年后检测其配偶选择行为。 结果发现:OT对雌性棕色田鼠的作用较雄性明显,具体表现为雌性个体对陌生异性鼠善待、探究等行为的持续时间和频次明显增加,对陌生异性鼠的防御和攻击行为均降低;对雄性个体作用不明显。免疫组化的实验结果也显示:配偶选择后,雌性IOT组棕色田鼠BST、LSD、MPO、PAN、SON、MD、VMH、LA、ME、CE及ar表达较少Fos阳性神经元;雄性IOT组棕色田鼠BST、PAN、MD表达较少Fos阳性神经元,LSD、MPO和CE表达较多Fos阳性神经元。
4.棕色田鼠新出生时给予外源性TP,待其成年后检测其亲密行为。结果发现:注射TP的雌性棕色田鼠对陌生同性鼠的善待、探究及非社会行为的持续时间和频次明显增加,而对雄性的作用并不明显。免疫组化的实验结果也显示:雌性ITP组个体亲密行为后MPO、MD、LA及ME表达较多Fos阳性神经元;BST、LSD、MPO、MD、VMH、LA及ME表达较多AR阳性神经元;雄性ITP组个体亲密行为后BST和MPO表达Fos阳性神经元较多;LSD、VMH和LA表达较少AR阳性神经元。
5.棕色田鼠新出生时给予外源性TP,待其成年后检测其配偶选择行为。结果发现:TP对雌性棕色田鼠的作用较雄性明显,具体表现为雌性个体对陌生异性鼠善待、探究等行为的持续时间和频次明显增加,对陌生异性鼠的防御和攻击行为均降低。免疫组化的实验结果也显示:雌性ITP组个体配偶选择后BST、LSD、MD、VMH、LA及ME表达较少Fos阳性神经元;LSD、MPO和MD表达较多AR阳性神经元;雄性ITP组个体配偶选择后BST和LA表达Fos阳性神经元较少,MPO、VMH表达Fos阳性神经元较多;BST、MPO、LA和ME表达较少AR阳性神经元。
这些结果都说明OT和TP对幼体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并可影响其成年后的行为,产生深远的行为神经内分泌效应。在动物发育早期外源性OT或TP都能够影响个体存活率和体重增长速率。此外,在出生后早期特定时间段内外源性OT或TP可能会改变动物体内一系列相应的生理生化过程,最终对个体行为产生长期持续的效应。因此,我们的实验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证实了外源性药物能够对动物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持续效应。对进一步揭示神经肽与婚配制度的关系及其对行为发育影响的机理,从而揭示婚配制度的进化机制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