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09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遗传。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的上一代将自己的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它具有极其稳定的特性。

2. 异核体。

【答案】异核体是指在同一真菌细胞中并存有不同遗传性状的核菌丝体。

3. 合成代谢。

【答案】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在合成酶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 TP 形式的能量和[H]形式的还原力一起,共同合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4. 生物药物素。

【答案】生物药物素是指比抗生素疗效更为广泛的生理活性产物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诘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微生物的其他次生代谢物。

5. Ashby 氏无氮培养基。

【答案】Ashby 氏无氮培养基是一种以甘露糖为碳源,不加任何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土壤中能自生固氮的固氮菌属等细菌。

6. 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学者P .Mitchell 在1961年所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衡,此即质子动势的由来,也是合成A TP 的能量来源。通过A TP 酶的逆反应,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 TP 。

7. 基内菌丝。

【答案】基内菌丝是指放线菌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散,形成的大量色浅、较细、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

8. 分生孢子座。

【答案】分生孢子座是能产生无性孢子的一种子实体,是一些很多真菌的分生孢子梗紧密聚集成簇,分生孢子长在梗的顶端形成一种垫状的结构。

二、简答题

9. 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答案】当一个细菌进入机体时:

(1)首先受到生理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2)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 细胞的杀灭;

(3)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 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

(4)激活T 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VTL 的直接杀伤及TD 分泌CK 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 、NK 、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聚集、细胞与CK 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最终将细菌清除。

10.什么是质粒?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质粒是游离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 分子。质粒的特点:

(1)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 分子所构成,分子量较染色体小;

(2)在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有很多个质粒;

(3)质粒可以从菌体内自行消失,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其消除或抑制,没有质粒的细菌,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从具有质粒的细菌中获得,但不能自发产生;

(4)质粒存在与否,无损于细菌生存,但是,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的产生、色素等的产生,以至芽孢的形成,均受质粒的控制;

(5)质粒既能自我复制、稳定遗传,也可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携带外源DNA 片段共同复制増殖,它可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单独转移,也可携带着染色体片段一起转移,质粒是遗传工程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之一。

11.什么是人畜共患病?有何重要性?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1)人畜共患病的定义: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2)举例如下:

如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

12.叙述营养缺陷型的筛选过程,并指出浓缩学养缺陷型的主要方法及原理。

【答案】(1)营养缺陷型的筛选过程一般要经过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四个环节。

(2)浓缩学养缺陷型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如下:

①淘汰野生型:在诱变后的存活个体中,营养缺陷型的比例一般较低,通常只有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通过抗生素法或菌丝过滤法就可以淘汰为数众多的野生型菌株,从而达到了“浓缩”营养缺陷型的目的。

在抗生素法中,青霉素法主要适用于细菌。其原理是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因而能杀死生长繁殖着的细菌,但不能杀死处于休止状态的细菌。如果将诱变后的细菌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就可淘汰大部分生长繁殖活跃的野生型细胞,从而达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细胞的目的。制霉菌素法则适合于真菌。制霉菌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留醇作用,从而引起细胞膜的损伤。因为它只能杀死生长繁殖着的酵母或霉菌,所以也可用于淘汰相应的野生型菌株和“浓缩”营养缺陷型菌株。

②菌丝过滤法适用于丝状生长的真菌或放线菌。其原理是,在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的孢子能发芽成菌丝,而营养缺陷型的孢子则不能。因此,将诱变剂处理后的孢子在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擦镜纸等合适滤纸过滤。如此重复数次后,就可去除大部分野生型个体,同样也就达到了“浓缩”营养缺陷型的目的。

13.试根据“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分析芽孢的抗热机制。

【答案】根据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分析芽孢的抗热机制是: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14.将下列微生物汉语名称翻译成拉丁文名称并牢记: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黑曲霉、破伤风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氧化硫硫杆菌、沙门氏菌属、根瘤菌属、苏云金芽孢杆菌、两叉双歧杆菌、幽门螺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菌属、霍乱弧菌、盐杆菌属、甲烷杆菌属、嗜酸热原体、灰色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粗糙脉孢霉、黄曲霉、产黄青霉、米根霉、产朊假丝酵母菌、酿酒酵母菌、脆弱拟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答案】各类微生物的拉丁文名称如下:

等。

15.简要描述普遍转导和局限转导之间的区别?

【答案】普遍转导和局限转导之间的区别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