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704药学综合2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胚种学说。
【答案】胚种学说是属于生机论的一种生命观,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粒子学说。但在古老而有代表性的胚种说理论中,所谓粒子并不认为是物质性的而是遥不可及的观念的东西。认为构成生命本原的胚种,广泛地分布于整个世界。
2. 琼脂。
【答案】琼脂是一种良好的凝固剂,因为其在水中需加热至95°C时才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溶液温度需降到40°C时才开始凝固。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可用以进行高温培养而不熔化,在凝固之前接种时,也不致将培养物烫死。
3. 火箭电泳法。
【答案】火箭电泳法是一种把单向琼脂扩散法与电泳句句是相结合的免疫学方法。方法是:在已混有抗体的琼脂凝胶板上挖一小孔,再向孔内滴加抗原并进行电泳,结果会沿着电泳方向形成火箭形沉淀线。沉淀线的高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可用于甲胎蛋白等的定量测定。
4. 群落。
【答案】群落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5. 菌血症。
【答案】菌血症是病原体从宿主局部原发病灶侵入血液,然后传播至远处组织,但未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时的传染病。
6. 剂量存活率曲线。
【答案】剂量存活率曲线是指以诱变剂的剂量为横坐标,以细胞存活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而绘制的曲线。
7. 六界系统。
【答案】六界系统是由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组成的系统。
8. 生长谱法。
【答案】生长谱法是指鉴别微生物营养需求的一种简便方法。在混有营养缺陷型细胞悬液的基本培养基平板表面,点加少量不同的待测营养物,经培养后,视某营养物周围是否出现生长圈,
可鉴定该菌是何种营养缺陷型。
9. 细胞膜。
【答案】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10.原生质体。
【答案】原生质体是指用人工方法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完全缺壁的细胞。
11.革兰氏染色法。
【答案】革兰氏染色法是指丹麦科学家Gram 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
12.平稳期(plateau )。
点的时期。
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细菌。 【答案】平稳期(plateau )是指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
二、简答题
13.简要描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如下表:
表
14.简要说明真核微生物“9+2”型鞭毛的构造和生理功能。
【答案】(1)构造:真核生物细胞鞭毛呈“9+2”型,由伸出细胞外的鞭杆、嵌在细胞质上的机体以及把这两者相连的过渡区共3部分组成。鞭杆的横切面呈“9+2”型,即中心有一对包在中央鞘中的相互平行的中央围观,其外围被9个微管二联体围绕一圈,整个微管由细胞质膜包裹。基体的结构与鞭杆接近,但在电镜下呈“9+0”型,其外围是9个三联体,中央则没有微管和鞘。
(2)生理功能:真核生物的鞭毛以拍打式运动帮助其游动,不像原核生物的鞭毛以旋转式运动。某些真核生物,特别是许多原生动物具有较短的,数目更多的,作为运动结构的纤毛。
15.简要描述连续培养与分批培养的主要差异。
【答案】连续培养与分批培养差异如图所示:
表
16.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可以在哪些方面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发展和应用。
【答案】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可以给环境保护带来多个方面的发展和应用,主要包括:
(1)构建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的遗传工程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的环境污染物。
(2)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跟踪监测降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
(3)利用分子生物技术监测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
(4)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特别是DNA 、RNA )的作用。
(5)选育转基因的优良动、植物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减缓环境污染。
17.以烟草花叶病毒为列,简述螺旋对称的杆状病毒的典型构造。
【答案】螺旋对称的杆状病毒是由多个蛋白亚基围绕一个中心轴进行螺旋排列而形成的高度有序的结构。烟草花叶病毒(TMV )外形直杆状,长300nm , 宽15nm ,中心空腔直径为4nm ; 由95%衣壳蛋白和5%单链RNA (ssRNA )组成。衣壳含2130个皮鞋状的蛋白亚基即衣壳粒。每个亚基含15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7500。亚基以逆时针方向呈螺旋状排列,共围130圈。ssRNA 由6390个核苷酸构成,相对分子量为它位于距轴中心4mn 处以相等的螺距盘绕于蛋白质外壳内,每3个核苷酸与一个蛋白质亚基结合,因此,每圈为49个核苷酸。
18.三大免疫标记技术有何异同点?
【答案】(1)三大免疫标记技术的相同点:
用免疫标记物标记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它们的敏感性高。
(2)三大免疫标记技术的不同点:
①免疫荧光技术用一种将结合有荧光素的荧光抗体与抗原进行反应,借以提高免疫反应灵敏度,该技术需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有假阳性现象;
②免疫酶技术是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抗体或抗原,可肉眼观察结果,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比色进行定性或定量;
③放射免疫测定是最敏感的免疫标记技术,精确度高,易规范化和自动化,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需用同位素检测仪,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