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答案】B

【解析】色光的混合遵循加色法,任意色调的混合色光都可以用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红、黄、蓝)的混合获得。因此需要的单色仪为三台。

2.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方面。

A. 深刻性

B. 丰富性

C. 系统性

D. 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童年期儿童在概念发展上表现出如下特点:①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在概念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有很大的提高;②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③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

3. 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答案】D

【解析】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4. 在唐德斯(F.C.Donders )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 、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简单反应时

刺激的时间。选择反应时仅包括基线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包括基线反应时和分辨

包括基线反应时、分辨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因此,选 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

5. 在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等距量表时,作为等距单位的是( )。

A. 最大可觉量

B. 最大可觉差

C. 最小可觉量

D. 最小可觉差

【答案】D

【解析】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差别阈限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并以此为量表的起点;然后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一个差别阈限;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法认为,每一个差别阈限都称为一个最小可觉差,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最小可觉差作为心理物理量表的等距单位。没有最大可觉量、最大可觉差和最小可觉量等这些专业术语。

6. ( )岁儿童的脑重量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

A.4

B.5

C.6

D.7

【答案】D

【解析】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约390克,占成人脑重的25%左右。在此以后,脑重量随着年龄而不断增长,到3岁时达到990克至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到了6、7岁时脑重约为1280克,基本接近于成人水平。

7. 对认识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托尔曼所提出的主要概念是( )。

A. 内部强化

B. 外部强化

C. 替代强化

D. 自我强化

【答案】A

【解析】托尔曼提出了内部强化的概念,即预期被证实。因此选A 。

8. 当积差相关系数r=0时,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最佳解释是(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C

【解析】积差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当r=0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选C 。

9. 要比较几个不同性质的测验分数,最恰当的是比较( )。

A. 原始分数

B. 众数

C. 百分等级

D. 平均数

【答案】C

【解析】因为测验分数的性质不同,则这几个测验的众数、百分数和平均数锁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百分等级表示的是在这个群体中低于这个分数所占的百分数,它表示该测验分数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可以进行比较。

10.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

A. 翻身、坐、抬头、站、走

B. 抬头、坐、翻身、站、走

C. 翻身、抬头、坐、站、走

D. 抬头、翻身、坐、站、走

【答案】D

【解析】婴儿动作发展符合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11.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答案】D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节省百分比在初次识记间隔1天后约为50%,这时记忆间隔和效果最好。

12.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

A. 习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