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02专业二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回归方程表示( )。
A. 典型的负相关
B. —条直线
C. 非A 非B
D. 选项A 和选项B
【答案】D
【解析】回归系数b 的值为-1,可知r 也为负数,回归方程呈现负相关;若b=0,回归方程Y=a+bX则是一条直线。
2.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是心理测量中作为参照标准的被试团体。
3. 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
A. 百分数
B. 四分位差
C. 百分位差
D. 百分等级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年龄组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 分数。
4. 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订( )。
A. 普通常模
B. 特殊常模
C. 一般常模
D. 剖面图
【答案】B
【解析】一般常模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有时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不一定完全适用。因此,测验希望使用更为具体的、适合特殊情况的常模,即特殊常模。
5. 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区分效度
C. 校标效度
D. 构想效度
【答案】D
【解析】检验测验的构想效度需检验两个假设:①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②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
6. 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答案】D
【解析】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其关系主要有:①因果关系,即一种现象是另一种现象的原因,另一种现象是结果;②共变关系,即表面上看来有联系的两种事物都与第三种现象有关;③相关关系,即两类现象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与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前面两种关系,不能确定这两类现象之间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也有理由认为这两者并不同时受第三因素的影响,即不存在共变关系。本题中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属于
相关关系。
7. 刺激数目与选择反应时之间的关系是( )。
A. 线性关系
B. 指数关系
C. 对数关系
D. 二次函数关系
【答案】C
【解析】费希纳定律认为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也
称为对数定律
8. 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a 的增大而增大
B. 随着显著性水平a 的增大而减小
C. 与显著性水平a 的大小无关
D. 与显著性水平a 的平方根成正比
【答案】B
【解析】当样本容量一定,其他因素不变,显著性水平越低,置信区间宽度越长。而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会变小。因为置信度增高,能够落入这个高置信度的区间范围的可能性会变小,即区间更加精确了。
9. 当一个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时,其方差越小越好,这种估计量的特性是 ( )。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答案】B
【解析】当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的参数不止一个时,无偏估计变异小者有效性高,变异大者有效性低,即方差越小越好。
10.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在各组均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被试间差异的平方和増加 ( )。
A. 会减少组间方差
B. 会减少误差方差
C. 会使F 值降低
D.F 值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由于随机区组设计同一区组接受所有实验处理,使实验处理之间有相关,因此又称为相关组设计或被试内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根据实验设计的特点,把区组的效应从组内平方和中分离出来。当整个实验中个体差异知道后,就可以算出个体差异造成的变异,即为区组效应。这时总平方和被分解为三部分:组间平方和,它反映的是实验处理的影响效果;区组平方和,它反映的是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作用;误差平方和,它反映的是除被试间个别差异之外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根据题意可知,当被试间差异增加时,误差平方和的差异会减少。
11.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样本,其均值X=80,标准差S=10,所属总体均值u 的95%的置信区间为(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