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14外国美术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罗马式建筑

【答案】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罗马式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并且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2. 《思想者》

【答案】《思想者》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的作品,他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

3. 格吕内瓦德

【答案】格吕内瓦德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专擅祭坛画,是德国文艺复兴绘画中最不可思议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痛苦和混乱,具有强烈个性。代表作有《艾森海姆祭坛画》和《复活》。

4. 罗伯特·康宾

【答案】罗伯特. 康宾是尼德兰14世纪后半叶的宗教画家。1406年起,尤以擅长祭坛画闻名于各地。康宾作品中的宗教人物富有生活气息,他的绘画风格接近杨凡. 埃克,但是人物形象,尤其是在细节刻画上,比杨. 凡. 埃克更细腻。著名作品有《受胎告知》、《耶稣诞生》等。

5. 罗可可

【答案】罗可可是指一种小巧、珍奇、雅致、轻快、富有生气的文化艺术。十八世纪的法国的文化艺术称为罗可可,是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艺术样式,也称“蓬巴杜风格”。它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追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的风格,趣味甜俗,充满脂粉气。罗可可艺术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绘画上以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为代表。

6. 多纳太罗

【答案】多纳太罗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第一代美术家,也是15世纪最杰出的雕塑家。他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体现出罕见的深度和力度。其雕塑创作彻底摆脱了哥特式风格的痕迹,复兴了希腊罗马古典样式。他是第一位推崇和借鉴希腊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大雕塑家,也是他结束了一千多年的中世纪美术史,开创了文艺复兴的新纪元,确定了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雕塑艺术发展的基本路线。代表作为青铜雕像《大卫》、《格太梅拉达骑马像》等。

7. 多利亚式

【答案】多利亚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柱子样式。多利亚式没有柱基。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枝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为鼓出,好像人的肌肉在负重,有一种紧张的情况下稍稍突起的效果,显示出承受压力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气氛。枝头简单,由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古罗马的建筑师认为柱式与希腊人对人体的崇拜有关,即多利亚式是对刚强的男性人体的模仿。

8. 新古典主义

【答案】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是指一种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的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

二、简答题

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共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案】文艺复兴是欧洲特定历史时期,也指十三世纪末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其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可分为开端、早期、盛期和晚期四个时期,各阶段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1)开端:主要指13世纪到14世纪。这一时期的造型艺术尽管与哥特式雕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对古罗马艺术的关注却是产生新的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新的写实因素也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有尼古拉·皮萨诺、杜乔、乔托等。

(2)早期:主要指15世纪。这时大批艺术家对新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创新因素进入到探索阶段。尽管这时的艺术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理想化的规范,却能体现出艺术的真挚和纯朴。代表画家有多纳太罗、马萨乔等。

(3)盛期:主要指7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新的古典艺术规范建立,绘画技法得到空前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4)晚期:主要指16世纪中晚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力求探索新的艺术风格,勇于突破盛期的艺术规范,是上承文艺复兴、下启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过渡时期。代表人物有提香、乔尔乔内等。

10.简述17世纪荷兰肖像画家哈尔斯的艺术特色。

【答案】哈尔斯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其创作标志着欧洲现实主义肖像画发展的高峰。他早期和盛期的作品允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反映出革命胜利后荷兰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代表作品有《微笑的骑士》、《弹曼陀林的小丑》、《吉卜赛女郎》等。其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1)在绘画技巧上,运用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构图上,哈尔斯喜欢选取半身近景,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面部表情,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使画面生动活泼,不矫揉造作。

(3)人物安排上,错落有致,突破了传统的呆板、平整布局,努力营造一种热烈气氛。

11.史前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案】史前绘画主要包括洞窟壁画和岩画。

(1)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因产生于冰河时代,大多是在很深的洞窟里,故称“洞窟壁画”。洞窟壁画的基本内容是描绘各种动物形象,手法极为简练,形象十分传神。它的遗迹集中分布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以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和法国拉斯科特洞窟的壁画最为典型。

①拉斯科洞窟壁画:画家用粗壮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 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 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②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比较细,有明暗、粗细、浓淡变化; 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 明暗起伏更为丰富,富有感情色彩。

(2)岩画则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其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以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 狩猎场面充满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圈,用色单纯。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12.《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何人所作? 该艺术家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简述之。

【答案】(1)《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是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