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聊城大学美术学院812中外美术史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罗可可艺术特征。

【答案】罗可可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

(1)罗可可艺术的兴起

被称为罗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杜巴莉夫人的趣味左右着宫廷,致使美化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

(2)罗可可艺术的特点

①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

②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

③以法国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④愉悦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3)罗可可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华托,代表性作品《舟发西苔岛》、《热尔桑花店》、《小丑》等。

②布歇,主要作品有《沐浴的狄安娜》、《裸女(奥莫尔菲小姐)》、《午饭》、《带磨坊的风景》、《维纳斯与武尔坎》等。

③弗拉戈纳尔,主要作品有《秋千》、《浴女》、《蒂布尔瀑布》、《狄德罗》、《读》、《舞蹈家吉玛尔》等。

2. 简述色彩与素描之争。

【答案】色彩与素描之争发生在17世纪末的法国,从皇家美术学院内部开始,结果影响到整个18世纪的画坛风

(1)争论双方论争双方的领袖一边是路易十四的首席宫廷画师勒布伦,一边是他的继任者米尼亚尔。勒布伦推崇法国古典主义大师普桑,认为“启迪心灵的素描高于刺激感官的色彩”,米尼亚尔则标榜佛兰德斯巴洛克巨匠鲁本斯,主张“能够强烈表达人的感觉的色彩比素描更忠实于自然”。

(2)争论结果

勒布伦去世后,鲁本斯派占了压倒性优势,鲁本斯以及威尼斯派色彩大师提香、委罗内塞等成为法国画家争相追摹的对象。

(3)争论意义

色彩与素描之争不仅使得艺术家们更深入得了解两者的特色与区别,也为法国画坛一代新风——罗可可绘画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3. 简述罗马共和时期艺术成就。

【答案】罗马共和时期艺术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等方面。

(1)建筑成就

①公共建筑讲求实用,重视享乐。有公路、高架输水道、广场、剧场和角斗场、神庙等。 ②发展了希腊柱式,出现“券柱式”,既做结构,又做装饰。

③对多层建筑采用“叠柱式”。

④建筑形制相当成熟,并且与建筑的功能完美结合。

(2)肖像雕刻成就

①罗马肖像画走向形式的多样化、艺术性的概括和表情生动。

②肖像雕刻中写实风格流行,出现了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的肖像。

③艺术家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出色地处理了情节繁琐、层次复杂、人物众多的构图。

(3)壁画成就

罗马时期的壁画成就以庞贝壁画为代表。其样式丰富,主要有建筑样式、装饰泥灰样式、装饰样式、幻想建筑样式。风格富有变化,画法、线型描造等方面千变万化,富有风格。

二、论述题

4. 试述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特点和成就,列举几位艺术家及其作品。

【答案】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酒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它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1)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特点

①印象主义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表现当代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取客观场景的片段入画,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②主张根据艺术家自己的眼睛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

③印象主义绘画一反传统艺术对宗教故事、神话故事以及历史故事等题材的表现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追求画面色彩的鲜艳、亮丽,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

④强调条件色、环境色、冷暖色的作用,使用保留笔触的色彩并置法。

(2)印象主义绘画的成就

①印象主义绘画对光色的追求大大提高了其作品画面上的色彩明度,使色彩鲜艳、亮丽,使

得欧洲绘画在色彩上出现了一次重大革新。

②从印象主义开始,艺术家们开始试图摆脱绘画的文学附庸地位,更多注重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印象主义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开端。

(3)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作品

①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

②莫奈《日出·印象》《睡莲》。

③宙诺阿《包厢》《阳光下的裸体》。

④德加《舞蹈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