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平均上限的重量为205克,平均下限的重量为196克,则差别阈限为( )。

A.4.0克

B.4.5克

C.5.0克

D.9.0克

【答案】B

【解析】差别阈限等于(平均上限-平均下限)/2=(205-196)/2=4.5。

2. 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划分儿童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

A. 生理发育

B. 智力发展

C. 个性特征

D. 活动特点

【答案】D

【解析】根据以往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后,艾里康宁在维果茨基的思想基础上,借鉴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系统地提出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他的学生达维多夫是这个理论的积极推崇者,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分期的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其儿

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强凋主导活动与儿童心理,特别是个性形成的一致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3. 人类卵子的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 )。

A. 子宫

B. 卵巢

C. 输卵管

D. 宫颈

【答案】C

【解析】人类卵子的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后发育一小阵子然后在子宫内膜着床。

4. 青年期的朋友关系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

A. 女性的朋友数量要比男性少

B. 女性朋友之间是相互聊天,男性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

C. 男性比女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

D. 男性朋友之间谈更多的心里话,有更多的情感支持

【答案】B

【解析】青年期朋友关系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的朋友数量要多于男性,女性朋友之间谈更多的心里话,有更多的情感支持。女性的朋友之间是相互聊天,而男性的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女性比男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

5.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某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的0值分别是0.40和0.08, 则该被试的为( )。

A.0.20

B.0.32

C.0.48

D.5.00

【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得, 值

6. 奥苏泊尔认为当学习者是高同化有逻辑一样的材料所必须的背景知识是,则该材料具备了( )。

A. 心理意义

B. 潜在意义

C. 显示意义

D. 参考意义

【答案】B

【解析】奥苏泊尔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同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就会使教材失去潜在意义.

7. —项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对在公众场合吸烟的态度,结果如表所示。那么,性别与对待吸烟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

A.0.12

B.0.32

C.0.48

D.0.54

【答案】B

【解析】计算真正二分变量的四格表相关,应该使用相关。

8. 与认知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除了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外,还强调( )。

A. 情境性

B. 结构性

C. 抽象性

D. 竞争性

【答案】A

【解析】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上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另一方面,内在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所有这些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构主义还强调情境性。

9. 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属于( )。

A. 自我同一性扩散

B. 自我同一性缺乏

C. 消极自我同一性

D. 自我同一性过剩

【答案】D

【解析】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有:①同一性扩散,是自我同一性的对立面,又叫角色混乱,指个体在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难以忍受这一过程的孤独状态,从而让别人去把握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时间,因此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②消极同一性,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③自我同一性过剩,艾

,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里克森称为“狂热主义”

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④同一性缺乏,艾里克森称之为拒偿,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