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心理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逻辑实证主义

【答案】逻辑实证主义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

二、简答题

2. 对弗洛伊德的影响和局限进行评价?

【答案】(1)弗洛伊德的影响:

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虽然没有严格的科学性,但人们从他的医学实践中似乎直接地感到其体系中有某种合理的东西。他的理论与方法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实验心理学也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②无意识的动机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与人格的影响由于弗洛伊德的强调和重视才被世界人所认识。

③不仅如此,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学. 艺术. 科学. 宗教等都有所启迪和促进。

(2)弗洛伊德的局限

对无意识作用的过分强调,以及他的泛性论观点都与客观事实相去甚远,如他把精神症的病因和行为的主要动机通通归结为被压抑的性欲,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3. 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科学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具有何种启示?

【答案】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启发认知心理学家从系统、信息、控制的角度来研究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另一方面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从这些理论中借用了很多术语。

(1)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是物质、生命、社会三大系统的统一体。人既是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也是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还是具有自我意识,能主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主动系统。这些系统特征决定了人的内部世界的复杂性。

(2)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通讯看作是信息在有噪音的通道中进行传递的过程,他发展了一套关于通讯的数学理论,称为信息论。根据这一理论,非但雷达等电子设备可以被看作是信息发出、转换和接收和设备,人也可以被看作是信息处理器。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心理学家开始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处理人的知觉和注意以及信息通道等心理学问题,这种研究显然属于信息加

工认知心理学的范畴。

(3)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维纳,他把控制论定义为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他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去发现各种机械的和生物的系统是如何记录、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在控制论的研究中,维纳提出了“伺服机制”理论。这种伺服机制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受其启示把人脑看作一个伺服机制系统,实现对行为的调节。

4. 试述华生关于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

【答案】(1)对心理学科的看法: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是预见和控制行为。内省并不是它的方法的主要部分。

(2)对基本概念的看法:华生认为,应该建立一门全新的心理学,完全不用传统心理学中的名词象意识. 思维. 心理状态等。认为心理学应该用刺激和反应,用习惯形成,习惯整合这一类的术语来写。华生还认为,心理与行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东西,所谓的心理活动只不过是微弱、隐蔽的身体活动。

华生认为,思维这种纯心理活动从根本上是与打冰球、游泳或任何其他身体活动没有区别的,只不过不能为一般的观察所及。

(3)华生坚信严格的决定论,认为有一定的刺激必可以引起一定的反应;而有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曾存在一定的刺激。

(4)华生贬低神经系统在行为中的作用,特别是大脑的作用。他认为,神经系统连其中枢在内,只不过在感受器与反映器之间引起联络作用而已。

(5)由于华生在心理学对象问题上反对意识,在方法问题上他也就必然反对内省。他把研究感觉时的观察法叫做“言语报告”。

5. 试析古希腊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哲学内的起源发端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古希腊人在理解自然和人类自身问题时,超越了古代先民们流行己久的泛灵论、迷信或魔法等超自然的思维方式,而逐渐转向了以自然主义和经验观察的方法理解、预测和改造自然界。他们以人间的勤劳和智慧头脑,创造了人类灿烂辉煌的先进文明。

(1)重要性: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对宇宙的本质和起源问题,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其中“孕育了两种重要的理智张力”:一种张力是“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另一种是在“存在与形成”的哲学之间。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否认感知经验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企图从人类内在的理性和固有观念中确立知识、真理的可靠基础;而以恩培多克勒为代表的一批思想者,则从感性经验出发思考世界的本原和多样性特征。在有关“存在与形成”的哲学问题上,主张存在论的学者坚信世界上具有永恒和超越的真理与价值,而坚持形成论的思想家则否认永恒真理和永远不变的存在,认为只能在不断变化的经验中寻找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两种理智张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激发着西方人的智慧生活,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2)影响: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流派有米利都学派、比达哥拉斯学派、爱非斯学派、爱利亚学派、元素论学派等,这些流派都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古希腊早期哲学开掘了西方思想的源头,集中关注自然问题,并逐渐转向关心人间的问题,尤其是认识和道德问题。吸引并激发了后来的思想家的许多智慧,不仅明显地在生物学、物理学上,而且也在后来独立的心理科学中产生了遥远而强烈的回声。

6. 简评詹姆斯及其实用主义心理学。

【答案】(1)由于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适应了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他的著作和学说对美国心理学乃至世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詹姆斯继承了德国实验心理学的成果,又广泛吸纳了英法心理学家的思想,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实用主义心理学体系;

(3)詹姆斯的把进化论思想和实用主义结合起来,强调意识的实用功能,引导美国心理学摆脱以元素分析为主要特征的德国实验心理学传统,转向对心理过程、活动和机能的研究,为机能心理学同时也为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詹姆斯的“意识流”学说对意识特征作了深刻的动态分析和描述;他的情绪说揭示了情绪与有机体生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在本能、习惯、自我、记忆、意志、无意识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7. 什么叫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 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案】(1)对立过程理论

1874年黑林提出的四色说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例如,在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异化,产生白色经验;在没有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同化,产生黑色经验。在红光刺激下,红—绿视素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刺激下,红—绿视素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2)对立过程理论与传统色觉理论的区别:

①两者的生理基础不同。三色说认为视觉的生理基础是人的视网膜中的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具有能感受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素。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觉的生理基础是视网膜存在的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②两者的颜色感受过程不同。三色说认为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对立过程理论认为,在光刺激的作用下,三对视素表现为对抗的过程,这被称为同化和异化。

③两者可以解释的现象不同。三色说可以解释颜色经验的产生,但是不能解释红绿色盲。对立过程理论更好地解释了色的对比、后像和色盲现象。

根据以上解释,两种理论都能解释一些现象但又不完全,我们用两个阶段对两个理论进行结合。颜色视觉过程可以分为不同阶段:第一阶段,在视网膜水平上,三种不同视觉细胞各有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