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建国以来,德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建国初期到现在,中小学德育目标一直在不断地修订与演变中。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反映在学科教育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德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小学的语文学科是德育价值取向演变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门学科,体现着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本论文《建国后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德育价值取向演变》研究就是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年、1964年、1980年、1987年、2002年、2006年出版的小学毕业年级教科书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热爱科学五个维度的统计、比较与分析,目的在于探究,六十年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德育价值取向进行着一种怎样的演变,演变的方向何在?本论文从五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第一部分,引言。从小学语文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德育价值取向演变研究的意义角度:教学教育性的理论诉求的理论意义和语文学科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意义,来进行德育价值取向理论研究和关于语文教科书中价值取向研究的综述,拟定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对价值,价值取向,德育价值取向关系的认识。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到主体目的具有效用的属性,是客体对主体需要,欲望,目的效用性,它强调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性。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价值选择的主趋向和价值追求的一贯性倾向,它是受经济、社会的制约的。德育价值取向是在同时存在若干种教育价值方案和意向时,教育主体从自己的需求及利益出发 ,选择或倾向于某一方案和意向,以实现自己的德育价值目标。从价值、价值取向和德育价值取向的概念规定中,从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来确立从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热爱科学五个维度,对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进行统计。
第三部分,对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热爱科学五个维度的统计与内容分析
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统计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德育价值取向的演变中,在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取向上,坚持经典的教育;在热爱祖国的取向上,由政治性教育向文学性教育回归;在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的取向上,由人类中心主义的教育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教育转变;在热爱生活的取向上,由政治性教育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在热爱科学的取向上,重视工具理性的教育转向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交融的教育。
结语部分,德育价值取向的演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五个维度的比较分析下,可以综合得出,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德育价值取向由重知主义德育移向知情并重、意行并举的生活教育;由一种无“人”的德育走向一种有“人”的德育;从关注宏大叙事的德育走向关注个人生活的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