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生育择吉浅析

关键词:春秋战国,生育择吉,文化学分析,现代回归

  摘要

在古代社会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人们积淀了丰厚的生育择吉文化。这种文化现象,有迷信的成分,也有的出自于经验,当归属于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这其中包括对万物有灵的趋吉避凶心理、生殖崇拜的敬畏心理以及由事物间相似的主观联想而产生出的感应心理。然而,我们不能单纯地被生育择吉的种种外显性文化征象所迷惑,应持一种透视性的辩证的文化视野去探寻其所潜藏着的深层次文化诱因。本文详细梳理了春秋战国时期生育过程中的择吉时、择吉地及各种民间禁忌,并与世界其他地区早期的生育习俗结合起来,寻找其中的共性与特质,同时利用西方人类文化学理论考察中国传统意义上生育择吉的具体功能与存在价值,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回归中所呈现出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育择吉的由来。中国古代对“生”的观念的重视,传统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社会大变革时期延续子孙、家族崛起的需要,生育本身所带有的危险性,医疗条件欠发达,百家争鸣中术数的兴起,都促成了在这一时期生育择吉的产生。第二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生育择吉的具体表现。此部分又分为两大方面:第一,生育时间择吉与择吉术。择吉术数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其在生育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为受孕时间的择吉与生产时间择吉,术数与生育择吉的结合是中国生育的一大特色,在国外历史中并不多见,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第二部分主要写到春秋战国时期生育择吉中的典型特例。这其中包括求子择吉、胎教择吉、婴儿出生的方位择吉、性别择吉,婴儿出生后胞衣的处理择吉。这些具体的现象有其特有的规则及禁忌,且受众极广,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遵从。第三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生育择吉的文化学分析。此部分同样分为两大方面:第一,对比古代中西生育择吉异同:西方生育从未与术数结合,生育择吉术是古代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然而春秋战国时期生育中的某些具体择吉现象,又与古代西方的生育巫术极为相似。本部分即是运用弗雷泽的巫术理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生育择吉进行文化学分析。第二,作为传统生育文化,生育择吉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化现象,更是有着极强的文化意义与文化功能。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底下,既有着自我保护的功能,也有着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功能。同时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对传承中国文化,保全民族特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四部分:生育择吉的现实回归。古代生育择吉顺延到现代社会,有一部分做为民俗保留下来,充盈了社会文化,保留传统特色,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但同时由于古今社会文化差异,现代人对生育择吉有了许多歪曲的理解,这主要表现在择时生育上,出现了大量以事先选择“八字”来确定“吉时”生育的怪异现象,并直接导致大量婴儿为吉时出生,而选择剖腹生产。同时由于性别择吉,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调。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引导生育择吉、择时等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转型方向,重视有利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各种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