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14 2018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27 2018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40 2018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55
一、选择题
1. 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形式多为( )。
A. 带两厢的四合院
B. 带围墙的三合院
C. 带回廊的山池院
D. 带回廊的四合院
【答案】D
【解析】隋、唐、五代的住宅没有实物遗留,只能根据文献或敦煌壁画及其他绘画进行研宄。住宅是由回廊连接两座主要房屋形成的四合院,形成廊院式住宅。贵族则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较大的园林。
2. 下列关于窑洞住宅描述错误的是( )。
A. 经济适用
B. 少占农田
C. 施工周期短
D. 防火隔声
【答案】C
【解析】窑洞的分类包括:①靠山式窑洞;②下沉式窑洞;③砖砌式窑洞。相对于木结构、砖石结构等,窑洞施工周期较长。
3.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出现于(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是在元代,这是通过实物考察得出的结论,例如,昂在宋朝之前,通过斜向支撑,作为受力构件出现,而在元代开始向水平向构件发展。1934年《清式营造则例》一书中,林徽因女士在前言部分对此一斗拱机能演变过程有所论述。
4. 旋子彩画根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及颜色层次可分为( )。
A.5种
B.7种
C.11种
D.8种
【答案】B
【解析】根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和颜色的层次,旋子彩画又可分为7种:①金琢墨石碾玉;②烟琢墨石碾玉;③金线大点金;④墨线大点金;⑤金线小点金;⑥墨线小点金;⑦雅伍墨。
5. 在我国古代开始出现城市雏形的安阳殷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答案】B
【解析】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安阳的殷墟。
6.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采用的结构、空间样式为( )。
A. 金厢斗底槽
B. 副阶周匝
C. 单槽
D. 分心槽
【答案】D
【解析】独乐寺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四椽,平面有中柱一列,如宋《营造法式》所谓的“分心槽”式样。
7. 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是( )。
A.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B.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 《生态住区和住宅评价标准》
D.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细则》
【答案】A
【解析】《绿色建筑标准》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
8. 帝王陵墓因山为坟始于( )。
A. 汉
B. 南北朝
C. 唐
D. 宋
【答案】A
【解析】汉代已经出现了因山为陵的帝陵,汉文帝的霸陵的因山为陵,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其目的防日后被盗曲,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的帝陵墓。
9. “方上”一词是指( )。
A. 陵墓
B. 台阶
C. 塔基
D. 柱础
【答案】A
【解析】方上是指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墓葬制中,地面出现高耸的封土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存在高崇的封土,墓的称谓由“墓”到“丘”,最后为“陵”。秦始皇大崇坟台,汉因秦制,帝陵起方形截维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除汉文帝霸陵是依山为陵,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的帝陵墓。
10.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对资源合理利用,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发展应是支持性发展,而非掠夺性发展
B. 中心内容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涉及社会、文化等领域
C. 要从全局、长远的观点考虑发展,只顾眼前短期局部效益可能得不偿失,是饮鸩止渴
D. 减少对自然界的污染和遗留废弃物
【答案】B
【解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展,是当代人的发展不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机会,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方面内容。
二、填空题
11.招工过的窑洞民居按其建造方法可分为靠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崖窑;地炕院;锢窑
12.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_____观念不无关系,也是_____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答案】阴阳五行;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