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答案】如图所示,二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 1、SAC 2和SAC 3各自代表了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在长期,厂商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假定厂商生产Q 1的产量,则厂商会选择SAC 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OC 1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而对于产量Q 1而言,平均成本OC 1是低于其他任何生产规模下的平均成本的。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 2则厂商会选择SAC 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OC 2;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 3,则厂商会选择SAC 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OC 3。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与短期不同的是,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沿着图中所有的SAC 曲线的实线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的。由于在长期内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很多的,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SAC 曲线,于是便得到图中的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显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 曲线和一条SAC 曲线的相切点,该SA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LAC 曲线表不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2. 试分析为什么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答案】(1)供给函数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在价格一数量空间的轨迹。垄断行业是指整个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组织。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均衡条件(MR=SMC或MR=LMC)的,而且P (平均收益)总是大于MR 的。随着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有可能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价格水平的情形。这表明垄断厂商供给数量和价格的关系依赖于市场需求曲线的特征,即供给数量和价格关系不是独立决定的。因此,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3. 设a 、b 两个消费者消费x 、y 两种产品。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均为u=xy。消费者a 消费的x 和Y 的数量分别用x a 和Y b 表示,e 消费者b 消费的x 和y 的数量分别用x b 和Y b 表示。(x a =10,y a =50,x b =90,y b =270)是相应的埃奇握斯盒状图中的一点。试确定:
(1)在点e 处,消费者a 的边际替代率;
(2)在点e 处,消费者b 的边际替代率; (3)点e 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吗?
(4)如果小满足,
应如何调整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
【答案】(1)在点e 处,
消费者a 的边际替代率:
(2)在点e 处,消费者b 的边际替代率
(3)点e 如果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需满足条件
,所以点e 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a , b 两个消费者可以通过交换x 、y 两种产品来实现帕累托改进。比如说,消费者a 可以用4个单位的y 产品与消费者b 交换一个单位的、x 产品,这种交换或者说调整显然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a 、b 两个消费者可以不断调整x ,y 两种产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
此时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 ,但是由(1), (2)可知此时,
4. 怎样得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以根据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得出,把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上每一点的长 Q 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便得到这一产量上的长期平均成本值。再把每一个产量和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得到LAC 曲线。
LAC 曲线还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求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5.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 d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 d =1时,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6. 俗话说“谷贱伤农”,即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案】“谷贱伤农”是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却因粮价下降而造成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怪现象。
(1)经济学原因分析
“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十农产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 相反,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