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617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R 列C 行的列联表进行X 2分析,其自由度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R 列C 行的列联表进行分析的自由度为。

2. 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 强、不平衡

B. 强、平衡、灵活

C. 强、平衡、不灵活

D. 弱

【答案】B

【解析】强、不平衡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黏液质,弱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

3.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 )的生态系统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微观系统指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

B. 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C.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 外层系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文化等

【答案】D

【解析】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丛内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最外层的宏观系统包含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4. 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这是( )阶段的思维特点。

A. 相对性

B. 二元论

C. 约定性

D. 绝对性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宄,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二元论阶段。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就错,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②相对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论、方法,进而找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③约定性阶段。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5.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是( )。

A. 感觉和知觉

B. 记忆

C. 想象

D. 思维

【答案】A

【解析】人进入中年后,老化倾向明显。感受功能衰退,尤其是视听能力衰退和减弱明显。

6.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 法律和秩序的取向

B. 社会契约的取向

C.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

D. 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论。第六个阶段为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个人到达这个阶段,他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原则。

7. 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 ,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

A. 脊髓

B. 大脑

C. 丘脑

D. 小脑

【答案】A

【解析】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缩手反射等。因此选A 。

8. 童年期儿童的元记忆( )。

A. 发展缓慢,水平有限

B. 发展较快,但水平有限

C. 发展缓慢,但水平较高

D. 发展较快,水平较高

【答案】B

【解析】童年期儿童的元记忆发展较快,但水平有限。在教育中应该教给他们记忆的知识和操作性技能,并应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9. 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是( )。

A. 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B. 算法策略

C. 逆向搜索策略

D. 选择性策略

【答案】A

【解析】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有算法和启发法两种。启发法又分为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和爬山法等。其中手段—目的分析策略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因而它是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

10.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 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答案】B

【解析】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

二、简答题

11.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答案】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1)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高级的心理机能。他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了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象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2)维果斯基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组合,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维果斯基着重研究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他提出了以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