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高能物理研究所821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色团

【答案】

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有吸收的基团。

2. 外部能量转换

【答案】外部能量转换简称外转换。受激后的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或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无辐射形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的过程。

3. 原子谱线的多普勒变宽

【答案】由于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而引起的谱线变宽。

4. 指本电极(indicatorelectrode )

【答案】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随着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5. 激发光谱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

固定发射波长

扫描激发波长

记录荧光强度

以荧光强

度F 对激发波长作图得到的曲线为激发光谱。激发光谱说明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起物质发射某一波长荧光的相对效率。激发光谱形状与吸收光谱相似。

6. 酸效应

【答案】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溶液的酸度可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跃迁的基团为生色团,即能在紫外或可见区产生

二、简答题

7.

乙烯、乙炔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分别为5.84和2.8, 试解释乙烯质子出现在低磁场区的原因。

【答案】主要是由于磁各向异性的结果。由于乙烯质子位于负屏蔽区,所以出现在低磁场区,化学位移大于乙炔质子。

8. 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案】可通过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包括标样或管理样分析对照,加标回收,自检、内检和外检,标准方法对照或成熟方法对照),校准仪器,校正分析方法等措施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方法有: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减小分析过程中每步骤中的测定误差。

9. 对氢氧化物的沉淀分离都有哪几种方法?

【答案】(1)以NaOH 作沉淀剂;(2)氨水法;(3)有机碱法;(4)ZnO 悬浮液法。

10.说明以下测定中,分析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还是没有影响,为什么?

(1)在pH4或11时,

以莫尔法测定(2)采用佛尔哈德法测定(3)法扬司法测(4)用莫尔法测定

选曙红为指示剂;

混合液中的NaCl 。

无影响;(3)结果偏高;(4)无影响。

,未加硝基苯;

【答案】(1)结果偏高;(2)结果偏低,测

11.简述晶形沉淀与无定形沉淀形成条件的异同点。

【答案】晶形沉淀与无定形沉淀形成条件的异同点为:晶形沉淀的形成条件:稀、热溶液,搅拌、缓慢加入沉淀剂,必须陈化。无色形沉淀的形成条件:浓、热溶液,沉淀时需要加入电介质;趁热过渡,不必陈化。

12.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 中微量K 时,用纯KC1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从工作曲线求算NaCl 中的K 含量,经多次测定结果偏高,说明其原因,并指出改进方法。

【答案】由于钾易电离而引起干扰,使工作曲线斜率偏低,而引起含量计算结果偏高。改进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或配制的标准系列中加入NaCl ,使标准与试样组成基本一致。

13.非水滴定中,在配制标准溶液时,

为什么要加入醋酸?用测定碱性物质的含量时,在溶解样品的溶剂冰醋酸中加入适量的醋酸,又为什么?

【答案】(1

)配制

标准溶液时,要加入醋酸的原因:

①除水,又不引进新的物质。因为有水时,会发生:

②降低凝固点,防止结冰。

(2)增大溶剂的酸性,使被滴定物质碱性增强,从而增大滴定突跃。

14.某位同学测定食盐中氯的含量时,实验记录如下: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上称取0.021085g 样品,用沉淀滴定法的莫尔法滴定,

用去如何才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答案】有4处错误:

(1)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1g ,则该同学的称量记录应写为0.0211g 。 (2)常用的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O.lmL ,小数点后第二位可估读,故则该同学的滴定记录应写为3.57mL 。

(3)用分析天平称量一份试样时要称量两次,则绝对误差为±0.0002g ,若保证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

则至少得称量确度。若想提高准确,至少称量0.2g 。

(4)滴定管在读取一个体积值所产生的误差为±0.02mL ,若使滴定管读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1%,

则至少得滴定

故该同学实验中滴定量太少,无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故该同学称得太少,无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

标准溶液3.5735mL 。请指出其中错误,

若想提高准确度,应増加待测试样的量,从而増加滴定剂的用量。

三、计算题

15.分析测定铜镁锌合金中之铜镁锌含量,称取试样0.5000g ,溶解后于100mL 容量瓶定容,吸取25ml 试液调节溶液的pH 值至6.0,以PAN 作指示剂用

标准溶液滴定铜和

锌,消耗37.30mL ,另吸取25mL 试液,调节溶液的pH 值至10.0, 加KCN 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 溶液滴定镁,消耗4.10mL. 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的EDTA 溶液滴定至终点,又消耗了13.40mL 。计算试样中Cu 、Zn 、Mg 的质量分数。

(已知【答案】

滴定

时所消耗的EDTA 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

质量分数分别是:

16.计算在pH=10.0和pH=7.0

时的

【答案】

已知:络合物的 ,10.3,13.3。分别是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