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821分析化学[专业硕士]之分析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光谱线干扰

【答案】在所选光谱通带内,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与被测元素的分析线相近(吸收线重叠)而产生的干扰称为光谱线干扰,使分析结果偏高。消除办法:另选波长或化学方法分离干扰组分。

2. 弱带

【答案】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中化合物摩尔吸光系数

3. 化学计量点

【答案】当滴入标准溶液的量与被测组分的量相当时(即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作用完全时),称为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简称计量点。

4. 电位分析法

【答案】是将合适的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化学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或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5. 铬酸钾指示剂法(莫尔法、Mohr 法)

【答案】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以铬酸钾

6. pH 滴定分析的终点误差

【答案】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和化学反应计量点的差异而引起的相对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为指示剂的银量法。

的吸收峰为弱带。如:R 带。

二、简答题

7.

已知在

物中,哪一种更稳定?

【答案】由于加入1,10-二氮菲后

,影响程度大于

这说明

升高,说明1,10-

二氮菲的加入对于

与1,10-二氮菲形成的络合物更稳定。

介质中,

1,10-二氮菲与

均能形成络合物,

加入1,10-二氮菲后,体系的条件电位变为1.06V 。试问

与1,10-二氮菲形成的络合

8. 在电重量分析法中,为电解完全且获得致密纯净沉积物要采取哪些措施?简述理由。

【答案】若采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则需用三电极系统,以准确控制阴极的电位;若采用恒电流电解法,则电解电流不能太大,并且需加入阴极去极剂,以固定阴极电位,防止其他阳离子的干扰。

9. 某溶液可能是(NaOH 、为指示剂,耗剂,耗HC1为

【答案】

由于外,

又将生成的

中两种物质的混合液(NaOH 与混合除外)。另一份用甲基橙

量取两份该碱液,用HC1标准溶液滴定。一份以酚酞为指示剂,耗用

问该碱液的组成是什么?若取一份该碱液先以酷酞为指示

可以推测该碱液是NaOH

以等物质量组成。以酚酞为指示

若取一份碱

继而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HC1V2mL ,间%与V2的关系如何?请解释之。

的第一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除滴定上述第一级

物质的量相等,

剂时,HC1标准液滴定的是NaOH

滴定为

又因NaOH

液连续滴定时,由上分析,即得 10.与丁二酮肟(DMG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二酮肟镍种方法测定:一是将沉淀洗涤、烘干,以式称重。采用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

]沉淀,然后可以采用两

形式称重;二是将沉淀再灼烧成NiO 的形

【答案】以采用第一种方法较好,因在第一种方法中,称量的是丁二铜肪镍,摩尔质量比NiO 大,Ni 的相对含量较小,称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11.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和NaOH 的混合物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要求列出测定步骤、滴定剂和指示剂名称及各组分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答案】滴定剂用HC1, 指示剂先用百里酚酞或酚酞,后用甲基红或甲基橙,测定步骤如下所示:

与NaOH 加入HC1在百里酚酞或酚酞指示下,

生成与

此时在加入HC7用甲

基红或甲基橙为指示剂,生成产物为池O

NaOH 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12.简述朗伯-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案】(1)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2)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13.药典规定

C 干燥至恒重的标准溶液的标定操作如下:取120°

0.15g ,精密称定,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 溶解,再加KI 2g,轻摇使溶,加稀硫酸40mL ,摇勾,密塞。在暗处放置l0min 后,加水50mL 稀释,用

(1)为什么称取约0.15g 的(2)为什么在碘量瓶中进行?

(3)为什么加KI 后,需要在暗处放置l0min? 若放置时间过短,终点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滴定前为什么要加水稀释?

(5)为什么近终点时才可加入淀粉指示剂?

(6)加水50mL ,加KI2g ,加稀硫酸40mL ,用什么量器量取? 【答案】(1)有关反应如下:

若滴定使用的是50mL 滴定管,控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在30mL 左右,

则应称取量为:

(2)KI 加入后,在酸性条件下就会发生上述的置换反应,会有大量的析出,

因为具有挥发性,

为防止

的挥发,此反应需要在碘量瓶中进行。

必须有充分的反应时

给标定结果带

(3)因为置换反应速度很慢,为保证反应进行得完全,

析出定量的

的质

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

剂3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即为终点。请回答

间。由于在光照射下

,在酸性溶液中更容易被空气中的氧而氧化,

析出过量的

来很大的误差,所以在暗处放置l0min 。放置的时间过短,置换反应不够完全,在以后的滴定过程

中会不断地有析出,造成终点“回蓝”,使终点难以正确判断,从而影响标定结果。

(4)滴定前将溶液加水稀释,目的有两个:

①降低酸度;滴定反应需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若不稀释,则酸度较强

,发生分解,而且r 也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是绿颜色的,当浓度很大时,颜色

的颜色变浅,为亮绿色,有利

②使被滴定液的颜色变浅。在置换反应中,

反应产物

较深,使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用水稀释后浓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