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617社会学通论之社会学教程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互动
【答案】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就不同的行动主体而言,社会互动包括人际层面的互动和群体层面的互动; 就社会互动的不同性质来说,有合作、竞争和冲突三种形式。社会互动在促进行动者的自我认识和满足行动者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2. 潜功能
【答案】潜功能是指那些不明显、不为人们所预料的和不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那些功能。默顿在“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此文被认为对推动功能主义的经验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社会网络
【答案】社会网络是指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社会网络具有五个特征:
①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②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③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④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
⑤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4. 精英循环(帕累托)
【答案】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5. 法理型统治
【答案】韦伯认为,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下列基础上的,即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两者兼有之)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
因此,法理型的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①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
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
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
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
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
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
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这种法理型统治可以采取各种极不相同的形式,而科层制则是其中最纯粹的形式。
6. 安全阀制度
【答案】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这种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安全的机制。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科塞认为,敌对情绪有二种表达方式,即直接指向对立面、指向替代目标与没有对象的情绪发泄,其中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的制度就是“社会安全阀”制度,它就像不断推泄过量蒸汽的安全阀,使社会中的敌对情绪不断排解,而维护整个社会结构。尽管如此,科塞并不认为社会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因为它虽然可以发泄情绪、转移目标,但也只是暂时缓解而无法真正解决矛盾,并且还将因为阻塞发泄而使紧张聚集,可能形成毁灭性爆发的潜在隐患。
7. 角色距离
【答案】“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旱提出的。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8. 社会性别
【答案】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其含义包括: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 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 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
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
9. 文化丛
【答案】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从,也不能发挥作用。
10.索引性表达
【答案】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就其意义而言,它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达,尽管模糊和不精确,却不妨碍社会互动的进行。索引性表达是加芬克尔在《常人方法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二、简答题
11.社会学有哪些主要的理论范式?
【答案】科学中的范式是指为各种模式和理论,包括对立的模式和理论所共同承认的、不言自明的一些信念和假设。社会学主要有以下理论范式:
(1)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的社会学
①基本假设: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类似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人是社会的产物。 ②实证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类似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它追求的是理论、概念和变数的精确性以及在研究目的和结论上的“价值无涉”。
③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学派、交换理论等。
④研究范式表现在,在强调经验材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力图使社会学的研究通过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化等手段,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目标,进而实现理论知识体系和逻辑一一方法论手段相统一的日的。
(2)人本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①在关于人与社会的假设上,人本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与自然界不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②人本主义社会学主张,社会学不应当是价值无涉的,而应当体现对人性的关怀; 应当依据人们对社会现象赋予的意义来解释社会现象。
③人流派主要包括社会互动理论、常人方法学、拟剧社会学等。
④人本主义社会学指责实证主义忽略了社会行动者的特殊性、自主性与互为主体性,忽略了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抹杀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
(3)反思性社会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