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公司财务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财务计划模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为什么这些要素会影响财务计划?

【答案】制定财务计划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经济假设、利润预测或销售预测、预计财务报表、投资需求、筹资需求等。

利润或销售预测是财务计划编制的出发点,而基本经济假设又是预测的出发点。基本经济假设是对计划期内相关经济环境的状态和变化的假设。在基本经济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目标利润得到的销售收入预测或通过市场调研直接给出销售预测。销售预测的结果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不同的经济假设给出不同的销售预测。财务计划人员从销售预测出发,考察为实现预测的

,为进行这些投资所需要筹措的资金(包括相关的利润分配销售收入所需要的投资(资本性支出)

,编制预计财务报表。预计财务报表是财务计划的一个重要结果。由于投资需求、筹资需求计划)

和利润分配的相互影响,预计资产负债表会出现不平衡,需要通过外部资金需求来进行调整。

2. 复利现值与复利终值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复利,又称利滚利,是指每期的利息收入在下一期进行投资,产生新的利息收入。下一期的利息收入由前一期的本利和共同生成。

复利终值是指现在的特定资金按照复利计算的到未来一定时间的价值。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对称概念,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特定价值,或者说是为了取得将来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

3. 什么是敏感性分析?

【答案】敏感性分析是在简单情景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每一因素的变化对投资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小。其基本做法是:固定除某一用于分析的变量外的其他所有变量,然后改变所选定的分析变量的值,观察投资决策指标(如NPV )随这一变量变化的情况。如果投资决策指标对这一变量的微小变化有较大的反应,说明这一变量对投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这一变量预测值的准确与否对投资决策非常关键,即这一变量的预测风险较高。反之,如果投资决策指标对某一变量的变化反应不明显,则说明这一变量对投资结果的影响不大,其预测值即使出现了较大的偏

差,也不会对投资的最终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其预测风险较低。

敏感性分析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发展,即不但考虑一个因素的变化对投资结果的影响,而且进一步考虑有相互影响的几个变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对投资结果的影响。

4. 什么是情景分析?情景分析与敏感性分析有什么异同?

【答案】情景分析是对不同情况下投资项目的效益状况的分析。一般来说,情景分析至少要分析基本状况、最佳状况和最差状况这三种状况。基本状况,是指以投资项目的市场销售状况、价格、成本等各项预测的期望值为分析基础的状态。而最佳状况和最差状况,则是分别以上述预测的最优值和最差值为分析基础的状态。

敏感性分析是情景分析的深入,它是在简单情景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每一因素的变化对投资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小。其基本做法是:固定除某一用于分析的变量外的其他所有变量,然后改变所选定的分析变量的值,观察投资决策指标(如NPV )随这一变量变化的情况。如果投资决策指标对这一变量的微小变化有较大的反应,说明这一变量对投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这一变量预测值的准确与否对投资决策非常关键,即这一变量的预测风险较高。反之,如果投资决策指标对某一变量的变化反应不明显. 则说明这一变量对投资结果的影响不大,其预测值即使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也不会对投资的最终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其预测风险较低。

情景分析中,不同的情景下各个因素的值也是不同的,考虑的是整体环境对于投资项目效益状况的分析。而敏感性分析则主要是考虑单一因素对于投资项目收益的影响,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有一个因素变化的情况。

5. 企业为什么会考虑换债?满足什么条件时换债才对企业有利可图?

【答案】换债是企业用新发行的债券取代尚未到期的旧债券的行为。公司换债是为了用新的、约束和限制条件较宽松的新债券取代条件较为苛刻的旧债券。特别是希望用息票率较低,从而成本较低的新债券来取代旧债券,以降低公司的筹资成本。

公司换债实质上是一投资决策。换债者需要比较新老债务的成本,以新债确能节约债务成本作为决定是否换债的出发点。

企业是否进行换债决策的依据为:

上式中:为因换债而増加的税后现金流;

时,应当换债;当为新债券的税后成本;时,不应换债;当为因换债而时,可换可发生的税后支出。显然,当

不换。

6. 试述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弊端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合理性。

【答案】财务管理目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形式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和弊端。

(1)利润最大化。其观点的持有者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利润是股东价值的来源,也是企业财

富増长的来源。

目前,我国在许多情况下评判企业的业绩还是以利润为基础。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利润最大化目标暴露出许多缺点:

①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项目收益的时间价值;

②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

③没有考虑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

④利润最大化是基于历史的角度,反映的是企业过去某一期间的盈利水平,并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⑤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⑥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度量,而对同一经济问题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使利润并不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由此可见,利润最大化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即公司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司价值不同于利润,利润只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而公司价值不仅包含了新创造的价值,还包含了公司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公司价值的评价一般是通过投资大众的市场评价进行的,投资者对公司潜在的获利能力预期越高,其价值就越大。

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这一目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②这一目标反映了对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③这一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④这一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本通常流向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或行业,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7. 调整净现值(APV )方法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方法是通过调整项目的贴现率来反映有关融资因素对项目净现值的影响,但是却没有能够对这些因素作进一步的分解分析,使得财务人员无法通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明确地知道哪些因素对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产生影响,以及其影响程度。另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认为融资因素对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的影响已经自动地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中加以考虑。但事实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对融资因素对项目净现值的影响的考虑过于简单,也不够全面,相比之下,调整现值方法(APV 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APV 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分而治之”。这种方法不是用一个简单的计算来涵盖全部财务因素的影响,而是用一系列的现值计算对初始净现值进行调整。APV 方法不仅给出了项目的净现值,而且给出了不同融资因素对项目净现值的影响,从而为调整不同融资因素来改变项目的净现值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