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7企业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跨文化管理的日标是什么?

【答案】跨文化管理的目标是探索国家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搞好国际企业的跨国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国家文化是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通常代表拥有最多人口或拥有最大的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的文化。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信仰、政治、法律、教育、家庭、经济等都和国家文化紧密相关。家庭和教育体制是文化的主要传递载体,信念、价值观和文化准则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灌输得以传承,政治和经济体制在国家文化的约束下发展。企业文化代表在一种文化中企业经营的正确的、可接受的信念、价值观和各个方面的相关准则。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一种反映,它影响企业怎样构造组织、怎样选择和制定经营战略、怎样选择和提拔雇员、怎样领导和激励下属、怎样与商人谈判,它指导着日常的商业交往活动。职业文化是同一职业群体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期望的行为方式,而与这些人所在的工作组织无关。如医生、律师、会计师等职业群体都有其职业文化。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团体的成员共享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

跨国管理者既要重视国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也要注意职业文化和组织文化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2. 试述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一般程序和实施策略。

【答案】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一般程序和实施策略分别为:

(1)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一般程序

①认知认知的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实施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②战略

在此阶段包括拟定知识管理战略,即确定知识管理的目标与范围,同时拟定信息技术、组织结构、知识管理业务流程等战略问题。

③设计

设计阶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 先导计划的选定。通常选择从一个抗拒较小的、接受程度较高的、高层主管感兴趣的地方开始实施项目,以便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b. 对具体的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采用的技术、与知识管理适应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进行设计。不能独立地设计一这些层面,而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系统的规划。

④原型开发与测试

此阶段是上述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设计方案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其目的是以短期实施效果评估知识管理规划的质量,同时力图在测试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

⑤导入

在原型开发与测试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⑥评估与维护

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明确的、公平的、适合的以及能够影响员工行为的各种衡量指标定期、持续地评估知识管理的绩效,并山此改善、增强知识管理的功能。

(2)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实施策略

①企业最高层的重视

在企业中,推进项目实施,最重要的是得到企业决策者的全力支持。企业的高层领导有权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制定战略规划、运作流程,并进行人员配置、资金调配等。知识管理项目的实施往往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变化,所以企业高层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

②建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小组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项目顺利实施,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专门的实施小组,负责对整个项目的推进。实施小组一般是由跨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这些人员日常专职或绝大部分工作量是完成该项目的实施工作。

③全员参与

在企业中建设知识管理项目,小仅是决策者和实施小组的事情,企业内部任何一位员工都对这项工作负有责任。企业中实施的知识管理项目只有得到全体员下的支持和信任,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少受阻力,在日后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取得员工支持的方法是进行广泛的培训、体验,让员工明白采用新的系统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改进,提高效率,他们个人也会从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3. 知识存储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知识存储管理的内容有:

(1)知识的选择与过滤企业知识管理的投入应当有战略上的重点和方向,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总体战略的需要进行规划。另处,要保证知识的质量,针对企业面临或将要面临的难题,选择创新性的、具有潜力的知识。

(2)知识的加工与提炼

在知识储存之前,需要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提炼,以保证知识的正确性,提升知识的价值,提高知识的便利性。

(3)知识的储存与检索

将加工过的知识存放在适当的媒介中,井设计多种索引和分类目录,方便用户查找。对于显性知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对于隐性知识,需要合理地安排人员组合,实现知识互补,

增进人员之间的交流; 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比如建立个人博客记录员工的创意灵感,便于显化员工的隐性知识。

(4)知识的更新与维护

有些存储在知识库中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合时宜,需要按照知识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知识库进行更新、重新分类,淘汰不再有价值的知识,增加新知识,保持企业知识的时效性。

4. 领导方式有哪些类型?

【答案】领导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领导活动的侧重点来划分

领导方式分为任务取向的领导方式和人员取向的领导方式。任务取向的领导方式主要关心组织效率,重视组织设计,明确职责关系,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 人员取向的领导方式表现为尊重下属意见,重视下属的感情和需要,强调相互信任的气氛。

(2)按组织领导的方式来划分

按组织领导的方式可以把领导方式分为命令式、说服式和示范式。命令式是典型的强制性领导的一种领导方式,它是建立在下属对领导者职位权力之畏惧或恐惧基础上的; 说服式是一种建立在领导者影响力之上的领导方式,领导者的威信、人格、能力是这种领导方式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示范式是一种较为保守的领导方式,它是建立在下属对领导者的主动归依和主动模仿这一基础之上的。

(3)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来划分

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可以把领导方式分为自决. 型、放任型和民主型。自决型又称为独断型,领导者以大权独揽的方式对下级进行领导,将决策权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下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放任型是一种回避权力和责任的领导方式,领导者主要通过让下属来建立自己的目标并解决问题; 民主型又称为参与型,领导者既注重正式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又不大权独揽,在某种程度上设法使下属参与一些决策,善于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下属的作用。

5. 简述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答案】卓越绩效模式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卓越绩效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走向卓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共包括七大类目:"1领导”、"2战略”、"3顾客与市场”、+"资源”、"5过程管理”、"6测量、分析与改进”和“7经营结果”,其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