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83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2. 生产链

【答案】生产链是指主要研究客体是商品形成的流程及确定参与的主体及其活动,着重于强调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系列功能不同、但相互作用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3. 综合等费用线

【答案】综合等费用线是运费相等点的连线,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可以用综合等费用线来形象的加以说明。

4. 区位主体

【答案】区位主体是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5. 城市职能

【答案】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6. 空间近邻效应

【答案】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空间近邻效应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加剧各种经济活动的竟争。

7. 区位重量

【答案】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

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8. 区位条件

【答案】区位条件是指场所所具有的条件和资质。现实中,某种类型人类活动常常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而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即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其能够满足的人类活动也会不同。

9. 企业最佳规模

【答案】企业最佳规模是指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长期平均费用最低的规模,也指利润率、利润额、附加价值额、人均附加价值、生产率等为最高的规模。

10.空间相互作用

【答案】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

11.加速原理

【答案】加速原理是指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12.跨国公司

【答案】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是多区位公司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都有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为主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在许多国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作为在国内外拥有较多分支机构、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

二、简答题

13.试述雁行形态说。

【答案】(1)雁行形态说的基本内容

雁行形态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2)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

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

①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

②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而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

③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3)雁行形态说的变型

这个模式有两个变型:

①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②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14.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答案】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以专业化为基础。以某种地域优势提供生产和交易,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分工经济性表现为;

(1)分工能够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

(3)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4)分工产生了异化;

(5)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强调了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具有以下特点:

①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

②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

③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④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15.简述经济全球化多极格局的特点。

【答案】经济全球化多极格局的特点: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

当前,多极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但同时竞争加剧,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地位彼此消长。整体上看,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当前己经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16.试述交通运输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

【答案】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