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734中外文学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说明菲尔丁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小说对19世纪文学的影响。

【答案】(1)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菲尔丁还提出过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他竭力提高小说的地位,把它与史诗相提并论,称自己的小说《约瑟•安特鲁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为“散文滑稽史诗”。他认为“史诗”与小说都是从“自然的册子”里临摹来的,创作的任务就是描写典型人物。菲尔丁写有20多部喜剧和4部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品,也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作品通过弃儿汤姆•琼斯和乡绅的女儿苏菲亚•魏斯登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相偕逃往伦敦的种种经历,反映出整个英国的社会生活,广泛涉及18世纪中叶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从贵族乡绅、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到被迫为奴的穷人,个个形象生动,具有典型意义。

(2)大大提高了小说艺术水平,为19世纪小说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菲尔丁的小说突破了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狭小范围,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塑造了众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更值得称道的是,他能把这一切处理得繁而不乱,妥帖有序,既有曲折动人的情节,又有严谨完整的布局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艺术水平,为19世纪出现的小说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菲尔丁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企图以道德伦理来改善社会。他从人性出发,批判恶的东西,肯定善的一面。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总是给主人公安排一个团圆的、幸福的结局,实际上这不过是他的善良愿望而已。

2. 为何许多现代主义流派都视卡夫卡为“宗师”?

【答案】德语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生前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业余作家,但是他的那些风格独特的小说,用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在强大的传统文学森林中独辟蹊径,开创了新的文学思潮。在他去世后,他成为许多新潮派争相奉祀的一代文宗。

(1)卡夫卡小说和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明显不同

卡夫卡的小说和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明显不同,小说的情节带有荒诞色彩,也不明确交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来历,似乎都不受时空限制。小说的气氛虚虚实实,扑朔迷离,有时如梦魇一般。往往是一种无妄之灾,突然降临到主人公的头上。他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烦所缠住,无论如何努力也摆脱不掉。为了使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主人公做了长期的努力,但不合情理和荒诞的事儿总是有增无减。他孤独无助,没有出路,陷入绝望的境地,最后往往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卡夫卡逝世以后,人们经过多年的探索才逐渐意识到卡夫卡的小说是一种极具独特性的新颖创作。

其作品在荒诞表面之下,隐喻着深刻的含意,小说主人公孤独、失落、陌生、恐惧和大难临头的感受,真实地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感和危机意识。

(2)卡夫卡小说采取了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段

卡夫卡的小说主要是一种寓言式小说,不求展示社会生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包蕴深刻的内涵于其中。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恐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世界上的一切都被某种力量巨大的权威笼罩着。这个权威高高在上,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压抑和窒息。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卡夫卡小说中的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正和这样一个世界相吻合。卡夫卡采取了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段,如荒诞、象征、梦幻、佯谬、苦涩的幽默等。

(3)卡夫卡小说揭示了现代人已经异化、人变成了非人的情况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卡夫卡的著名小说《变形记》借用荒诞的情节表现了这种异化现象。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技与工业的迅猛发展,降低了人的价值,社会的商业化和金钱万能的世风,淹没了正常的人性。物,变成了与人对立的力量,形成了物操纵人、奴役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事实上变成了非人。在格里高尔身上已经出现了人为物役的现象,那么他丧失人的特性,异化为动物,从生活和艺术的角度看,都是作家奇特但合理的想象,其夸张的变异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变形记》中作家还通过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活动和各种遭遇,深刻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冰冷而残酷的利害关系。

(4)卡夫卡作品的艺术特征同许多现代主义流派都有关系

卡夫卡富有独创性的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作家死后西方一次又一次掀起的“卡夫卡热”,证明了他的创作对现代文学的巨大价值和意义。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现代社会人们所体验的各种痛苦感受,如灾难感、陌生感,特别是恐惧感和无能为力感。那笼罩在人们头上的阴影,有确指的社会内涵,更有无所不在的形而上的力量。卡夫卡先于时人抓住了时代的特征,并且表现得极为深刻。卡夫卡的艺术经验已经被许多作家所吸取。人们发现他作品的艺术特征同许多现代主义流派都有关系。于是一些流派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等都极力和他攀亲,把他说成是自己流派的开创人或重要代表。

3. 论述歌德的求索与“浮士德精神”。

【答案】(1)《浮士德》是歌德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追求的总结

约翰•沃尔夫闻•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浮士德》是其代表作,是他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追求的总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做是启蒙运动的艺术总结。《浮士德》不仅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个空前伟大的成就,而且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等齐名,被视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伟大史诗之一。《浮士德》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欧洲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过程。

(2)浮士德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歌德不满封建社会的现实,以毕生之力探求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这种探索的起点和归宿是所谓“永恒的爱”和“崇高的灵的境界”。浮士德最后认定的“为几百万人开拓出疆土”、“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结论,就是这种“爱”和“灵的境界”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人道主义理想的概括。歌德在作品中对资本主义的掠夺行为,对资产阶级金钱的魔影也都有所揭露。浮士德在失明以后所道出的理想,已经接近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形象的魅力在于他那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即“浮士德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求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在《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浮士德接上天堂时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进取的精神。

4. 说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答案】(1)柏拉图的主要文学观点

柏拉图是雅典奴隶主贵族派的思想家。政治上,他反对民主制,提倡贵族政治;哲学上,他仇视德谟克利特的唯物论,创立“理念论”,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始祖。

①“模仿说”

关于文学的本质,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模仿说”。他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对理念的模仿,文学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故而是不真实的。

②“灵感论”

关于文学的创作,柏拉图提出了灵感说,认为文学创作是在灵感和神力的支配下完成的,诗人只有“在神灵的感召下”才能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同时,他认为诗人“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破坏“正义和其他德行”,因此,他对诗人下了逐客令,“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他的“理想国”。

③文学艺术应服务于政治

关于文学的作用,柏拉图认为文学是有害的,会培养低劣的人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学艺术的任务,即为政治服务,才能有益于社会。

(2)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文学思想,但是有所创新和发展。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主要著作《诗学》,对古希腊文学作出了理论的总结,回答了文艺创作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亚里斯多德也在《诗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艺理论体系,奠定了唯物主义文学思想的基础。

①文学可以反映现实

关于文学的本质,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说,主张文学可以反映现实,具有真实性。亚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