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答案】C
【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2.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 联结阶段
B. 认知阶段
C. 自动化阶段
D. 熟练阶段
【答案】B
3. 在加湿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中,加工系统是以短时记忆系统两种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 )为基础提出的。
A. 短时记忆系统
B. 两种记忆系统
C. 长时记忆系统
D. 三种记忆系统
【答案】D
4. 当前. 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 )的作用,强调以理解知识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力量。
A. 外部动机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内部动机
D. 附属内驱力
【答案】C
5.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沃尔夫
B. 苛勒
C. 贾德
D. 桑代克
【答案】A
6. 等腰三角形,等边份角形,直角份角形等都是份角形的( )。
A. 反例
B. 变式
C. 概括
D. 抽象
【答案】B
7. 柯尔伯格认为,进入( )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于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大展开思路。
A 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B. 秩序和法规定向
C. 社会习俗的定向
D. 社会契约的定向
【答案】C
8.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 )为核心建立的。
A. 观察学习
B. 社会学习
C. 直接学习
D 符号学习
【答案】A
9. 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 )。
A. 爱
B. 悲
C. 喜
D. 恶
【答案】A
10.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A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B. 冲动型与沉思型
C. 内控型与外控型
D. 分析型与综合型。
【考点】不同的认知方式。
【答案】C
【解析】认知方式也称认知类型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认知差异的不同类型:依据人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依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依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依据认知策略选择的不同分为分析型与综合型。
二、简答题
11.影响社会规范依从性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社会规范依从包含从众和服从这两种接受水平,他们分别受制于不同的条件:
(1)从众学习的条件
①群体特征:由于从众行为本身是主体在一定情境中对群体影响的一种反应,因而必然会受一系列群体特性(情境特征)的影响。其群体特征主要有:群体的一致性对从众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从众行为受群体的内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群体内聚性越大,则从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群体成员的群体精神越强,遵从性就越大; 群体成员的专长对从众行为的产生也有极大影响。群体越有专长,群体的意见越具有价值和权威性,其影响力越大。
②个体特性:从众行为的发生除了与群体压力有关外,还受一系列的个人特性影响。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人,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其遵从性表现也不同; 同一种族、同一社会中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情境中,其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并不完全一致。这与个体的个性差异有关,缺乏主见的人容易从众; 众行为还表现为一定的性别差异; 人的责仟感对遵从(从众)有很大影响。
(2)服从学习的条件
服从是在外力作用下维持自身基本需要的‘种工具性行为,是对外在压力的‘种反应。外在压力是诱发服从行为的根本诱因。外在压力有下列两种:
①直接的外在压力,即奖励与惩罚。它是团体或个人为了使人(行为主体)从事期望中的行为而直接施加的一种外在压力。奖励是一种肯定性压力,对规范行为具有正向秀发作用。如人们为了获取某种奖励而产生对规范行为或权威命令的服从。这种奖励作用,实际成为他产生服从行为、克服背离行为的一种压力。惩罚是一种否定性压力,对某种背离规范的行为有制止作用。如人们为了避免某种惩罚而制止自己的越轨行为。这种惩罚就成为制止越轨行为,服从规范的一种压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