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755公共管理学(二)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政府再造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政府再造是指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政府再造的日标在于建立一个非官僚化并且具有创新精神与活力、以市场及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政府。当代世界各国的政府再造,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背景,从某种角度来讲,政府再造是政府因应外在环境变迁而求适应的一个过程。具体分析,当代政府再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角色膨胀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观点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职能急剧扩张,政府角色不断膨胀。政府虽然管理很多事情,但是问题层出不穷,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并调整政府的角色问题。

(2)财政状况恶化

工业化国家向福利国家的发展,导致政府支出不断膨胀,这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财政能力的支持,但是70年代以后,石油危机影响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纳税负担严重,通过改革政府以控制则政赤字,便成为一个可行的手段。

(3)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针对国家十预和福利国家的弊病,以公共选择为代表的新右派对此进行不断的抨击,他们认为政府失灵不亚于市场失灵,强调市场机制,主张政府的角色、功能和规模不断缩小,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

(4)国际化与国际竞争的加剧

20世纪的国际经济自由化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日渐加剧,迫使一个国家不仅必须和他国的

法律制度和政策相协调,政府还必须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以更强的能力应付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5)官僚主义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官僚病症,墨守成规、不负责仃、衙门作风、繁文褥节、官样文章、形式主义、滥用权力、腐败,这些问题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导致了政府的财政赤字,甚至于合法性危机,为重振政府的威信,就要进行去官僚化的改革。

2. 简述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答案】学习型组织的积极倡导者圣吉(PeterSengc )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兢兢业业创造未来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断在学习与转化的组织,其学习的起点为组织成员、工作团体和整个组织。学习是一种持续性、战略性运用过程,并与工作相结合。学习的结果将会导致知

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并可强化组织创新与成长的能力。

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

(1)系统思维(systematic thinking )。系统思维是学习型组织的精髓。系统思维要求认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认识事物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 认识事物发展的兴衰循环原理; 破除二分法的价值思维习惯; 把握动态的系统反馈; 培养整体的思考习惯。

(2)自我精进(personal mastery )。学习型组织要培养个人自我挑战的胸怀,专注于内在抱负和需求; 从失败中学习; 要有摆脱逆境,越挫越勇的信心与斗志。

(3)改变心智模式(mental model )。组织应改变传统的权威关系; 领导应敞开胸怀,接纳异议,调整刻板的心智模式; 而组织上下在开放互信的环境中,迸发出集体智慧。

(4)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 dvision)。组织应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建立在组织成员的期许基础上,共同愿景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共同愿景应有进阶指标。

(5)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通过团体成员间的对话和讨论,促进团队学习。

3. 何谓责任机制,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答案】(1)责任机制的内涵

责任机制是指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责任机制的核心是监督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可以从正式与非正式、内部和外部两个相互联系的途径出发进行构建。正式确保途径是指宪法、法律、行政规章所明确的责任归属机制,如卜级的行政命令、议会的立法、法院的判决。非正式确保途径是指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起源于个人伦理道德、公民偏好、政治过程等的责任约束机制,没有。内部、外部的区别在于启动责任的来源,如来自于行政部门内部,则属内部途径; 如来自与行政部门以外的外部环境(如议会、法院、新闻等),则属外部途径。

(2)实现公共管理责仃的主要机制

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主要机制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行政控制机制

a 科层制。科层制本身便是一个责任机制,其确保公共管理责任的途径有: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明确的权责分配; 完备的规则和程序; 科层节制; 重视文件和资料的处理工作。

b. 行政监督。其力式包括:指挥; 指示或指导; 认可或核准; 备案或备杳; 视察; 审核; 撤销、变更、废止; 奖惩; 争议解决; 行政立法与解释。

c. 行政监察。为丁保证行政责任的实现,许多国家均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丁专门的监察机关,监督行政机关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监察工作的重点在于反腐倡廉,维护政府的责任。

d. 审计。审计是对公共部门各机关一切财务事项的记录、报告与验证,由专职机关作为系统的审查,以鉴定其收支事项的正确程度以及财务行为是否忠诚,并考核其绩效。

e. 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不法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时,请求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审查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以排除不法行政行

为或补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损的合法权益的活动。

②立法控制机制。‘白是实现行政责任的政治途径,立法控制主要是通过议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来实现的。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实现的:质询权、调查权、弹勃权、不信任表决权。此外,有些国家的议会还有一些其他手段如批评、举行听证会,行使否决权等来对政府举行监督。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行政责任的主要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 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质询和询问; 视察和检查; 建议、批评和意见; 受理申诉和检举; 罢黔职务。

③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乃是保证行政责任最有力的手段和机制。主要是通过司法机关追究政府诉讼责任、侵权赔偿责任的方式来实现。④公民参与。现有的主要机制包括: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和利益群体。

⑤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指公共管理中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在公共管理领域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提供公共福利、忠实地执行法律、承担公共责任、为社会树立典范、追求专业的卓越和促进民主。

4. 简述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内容与要求。

【答案】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是指公共管理中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在公共管理领域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公共管理者职业伦理是公共管理者区别于普通公民的更高的道德要求。其内容与要求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公共福利。所有职业的公共组织都不是为谋求自己的利益而工作的。他们的存在有着崇高的社会、社群或全球的目的。公共组织的行为不能损害普遍的人类价值,而应促进这些价值。

(2)忠实地执行法律。公共管理者应该崇尚宪法; 尊重立法部门制定的法律; 接受政府的限制; 遵守行政的规定:追求正义和公平。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法律忠实的执行者。

(3)承担公共责任。公共管理者的责任要求公共管理者是代表公众的,因此公共管理者要成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公民财产和公共财产的维护者,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公开透明,以诚信的姿态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更好地回应公民的需要。

(4)为社会树立典范。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作为受到公民高度关注的公众人物,其言行对社会起着示范作用,其自身必须通过实践行为为公众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榜样。同时为公众树立起追求崇高理想,具有各种美德,具有人情人性,节俭等特征的道德人格。

(5)追求专业的卓越。公共管理是一门职业,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出色的职业工作者。追求职业的卓越,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公共管理者要具有奉献精神,始终坚持至死不渝地学习与创新,提高制定公共政策的能力,以更经济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6)促进民主。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公共管理的价值与方式。公共管理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