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8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综合国力
【答案】综合国力是指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目前,“综合国力”这种提法还可、能说是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在国际学术界,人们在思考影响权力的因素时,往往比较强调领土与地缘因素、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军事能力这五个方面。
2.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在途径上与行为主义是一致的,包括经验观察、科学实证、知识积累等要素的一种研究方已答法。作为一种“范式”,实证主义有四个基本假定:①科学是一个整体,无论自然科学领域还是非自然科学领域,都应适用相同的方法; ②事实与价值是有区别的,在理论之间,事实是中性的; ③社会领域像自然界一样也有规律性,运用寻找自然规律的大体相同的方法,就能够“发现”这些规律性; ④确定陈述是真的方式,依赖于对事实的检验。实证主义的方法,体现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3. 旧外交与新外交
【答案】①旧外交是指19世纪开始到19世界末的外交,通常被称为“古典外交”或传统外交。这一阶段的外交有四个重要特点:a. 通行反映贵族政治特点的繁文褥节; b. 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外交官享有较大的决定权与灵活性; c. 外交活动基本上是由少数人秘密进行的; d. 外交活动主要为双边外交,以互派使团为特点。②新外交是指从19世纪末开始,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和民主进程的发展,外交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特点是增大了公开性和民主参与,更多地强调了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并且强调了各国对国际事务的平等参与。
4. 恐怖
【答案】在汉语里,“恐怖”主要是指一种心态。《辞源》解释“恐怖”的意思是“极度恐惧”。《现代汉语词典》对“恐怖”的解释是:“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显然,它们的解释是一致的。在英语里,“恐怖”除了有与汉语相同的意思即“极度害怕”之外,还包括“恐怖统治”的意思。所谓“恐怖统治”,是特指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雅各宾专政”,意思是指“无情地处决成胁革命政权之人”。从这两种语言的词义来说,“极度害怕”可以说是“恐怖”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含义。从这个含义出发,“恐怖活动”实际上就是指使人感到极度害怕的行为,或
者说是使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的行为。
5. 讨价还价
【答案】“讨价还价”是指谈判者依优先顺序通过交换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而求得分歧解决的一种手段。以外交活动为体现的国际互动,无论是双边的还是多边的,是由外交官进行的还是由国家首脑进行的,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其实质都是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
6. 超国家主义
【答案】超国家主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出现的一种超越国家主权的国际关系理念。其主要内容:宣称当今社会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不能把国家当做唯一的国际关系权威行为体,主张建立超越国家之间的机构,实现全球层面的联系与沟通。
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多极化,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国家间实力差距缩小,因此有人对国家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地位发生质疑;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国家行为体诞生,例如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些组织机构在全球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三,如今国际社会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而国家在这方面的治理比较薄弱,从而促成了超国家主义的形成。
超国家主义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多元化,非国家行为体的地位显著上升; 其提出的理念是对国家主权的否定,认为国家在全球问题的作用发挥有限; 超国家主义的提出也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角度。
7. 国际政治系统
【答案】国际政治系统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但国际政治系统更强调这种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国际政治系统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政治系统,又称一般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也可以称为国际关系体系。狭义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特指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国际政治格局。
8. 强制性外交
【答案】强制性外交是指运用军事威胁说服行为体改变其行为。实际上,把强制力与外交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外交强制性外交。
9. 世界格局
【答案】世界格局是指大国权力关系互动形成的权力结构。按照现实主义理论,所谓国际体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以国家为主角的权力政治。在这样的国际体系中,行为体的行为都是以权力为基础的。这种互动会使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权力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大国的权力分布对于国际秩序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大国之间的权力关系,人们通常称之为世界格局。
10.生物恐怖主义
【答案】“生物恐怖主义”是指利用可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染或人畜共患的感染媒介物,如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将其制成各种生物制剂,发动攻击,致使疫病流行,人、动物、农作物大量感染,甚至死亡,造成较大的人员、经济损失或引起社会恐慌,动乱。“生物恐怖主义”与其他类型的恐怖主义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小通过任何组织而由个人发动攻击。
二、简答题
11.简述民族主义的本质属性。
【答案】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我们可以把民族主义的本质属性概括为三点:
(1)民族成员首先应忠诚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共同体;
(2)这种民族共同体希望成为独立的国家;
(3)这个国家只应由一个民族组成。当代的民族主义运动就清楚地反映出了这种特点。当然,这样的政治原则有没有现实性,能不能真正实现,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12.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因素。
【答案】在国际关系中,不同的国家往往有不同的对外政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不同的国家会受到不同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影响。
(1)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外部环境,包括地理因素、国际互动因素以及国际体系因素等。 ①地理因素对国家对外政策所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可能直接决定国家面临怎样的国际冲突与合作局面。
②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别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层而上有怎样的互动也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重大因素。
③国际格局对国家的对外政策来说,是一种更宏观的环境。单极、两极和多极是国际关系中曾出现过的不同格局。一个国家在不同的世界格局条件下肯定会制定并推行不同的对外政策。由于不同的国家青睐不同的世界体系结构,因此它们在追求其利益时,就会努力建构和维护不同的世界格局。
(2)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内部因素,通常包括人口规模、民族构成、经济现状、军事能力以及国内政治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通常会成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①一个人口大国必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沉重压力,如果不能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就不能实现人民的温饱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融入全球经济互动,推行日益开放的对外政策。在这里,人口因素和经济增长速度构成了影响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通常,国家经济增长率越快,其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就越高。
②就国内的政治因素而言,除了民族冲突这种比较特殊的局势可能对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之外,诸如政党政治那样的例行国内政治进程也可能对国家对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