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福利国家是针对修复或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福利国家与市场经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2)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一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隐含深刻的政治企图,也包含着对经济活动调整的意蕴。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不仅是为因遭受偶然变故和市场剥夺而导致的个人贫困与不足提供补偿,同时也是对社会关系进行的一种重组。
(3)根据国家开支的水平、福利津贴和服务项目的范围与水准以及就业与福利权的内在关系等,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基本上可以分为以英美等为代表的自山主义福利国家、以德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团主义福利国家和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2. 儿童福利政策
【答案】儿童福利政策是指一套谋求儿童幸福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因此,儿童福利政策的内涵包括儿童需求的满足、儿童权利的保障及儿童保护工作三个层面。广义上讲,儿童福利政策可指一切涉及儿童福利的活动和政策立法,包括医疗政策、教育政策及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等各个方面; 狭义而言,仅从儿童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则指涉及儿童生存环境状况的、地区性的、针对儿童的问题及需要而提出的、有利于儿章的成长与发展的政策保障。
3. 机构照顾
【答案】机构照顾是指在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对老人实施的照顾。在我国,提供机构照料的院舍,分公办(由政府提供资金)、民办(私人自己筹资兴建)和民办公助(私人出资,政府扶持)二种类型。公办的福利院主要是面向那些曾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的孤寡老人,免费或只收取少量的费用。
4. 案主
【答案】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那些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
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5. 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案】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6. 特殊青少年服务
【答案】青少年群体中有一部分需要予以特别的服务,如残疾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的就学、就业、康复、婚恋提供特别的服务; 再如对一部分违法犯罪青少年,需要提供法律保护、矫正、回归等多方面的服务。对这些特殊青少年,需要通过社会工作使其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使之贡献社会、回归社会、健康成长。
二、简答题
7. 一般情况下,社会研究中样木量的确定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样本容量又称样本大小、样本规模,指的是样本内所含个体数量的多少。样本容量的确定是抽样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样本大小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代表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费用和人力的花费。因此样本大小“适当”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样本依研究目的和总体性质而定,并且还受制于客观条件以及抽样方法等,样本容量的确定是对上述几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1)研究的精确度要求与样本容量
研究的目的往往要求通过样本得到对总体的估计。在研究目的是由样本得到对总体的估计时,首先要依研究的目的对这种估计所允许的误差大小做出规定,即确定抽样的精确度。允许误差(精确度)等于抽样误差与概率度t 的乘积,t 值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置信水平。因此当置信水平确定后,允许误差实际上就是允许抽样误差。由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可知,抽样误差与样本大小密切相关,样本越大,越接近总体,抽样误差越小; 反之,样本越小,与总体差异越大,误差越大。因此样本大小视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即允许误差与置信水平而定,对样本的精确度要求越高,所允许的误差则越小,样本就应越大,反之亦然。
(2)总体性质与样本容量
总体性质包括两个方面:总体规模与总体异质程度。抽样误差与样本大小密切相关,样本越大,越近总体,抽样误差越小,反之抽样误差越大。因此,在一定精确度要求下,总体越大者其样本要求亦应越大。但这种情况仅仅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当总体规模增大时,必需的样本容量并不同它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重复简单抽样的平均抽样误差公式
表明,抽样误差还与有关,
为总体方差,它是衡量。体内个体间差异程度的指标,因此,当精确度要求一定时,样本所需容量除受总体规模的影响外,还受总体内部异质程度的影响,总体内部异质程度越低,所需样本容量越小,相反总体内部异质程度越高,所需样本容量越大。
(3)分析要求与样本容量
许多社会研究,其目的不只是了解总体特征,而且还想了解总体中某些部分的特征,或者想了解各种变量间的真实关系,这时如果样本过小,则某些类别的子样本就可能由于调查对象太少而无法进行分析。因此在确定样本大小时,应当估计一下在分析时样本需作哪些分类,并保证每个类别有一个能够统计分析的子样本,相关分析和其后的检验方法要求每一小类的子样本容量不得小于10。
研究所要求的分析程度不同,它需要的样本大小亦不同。
(4)抽样方法与样本容量
在同样的精确度要求下,样本容量还因所选择的抽样方法不同而不同,每一种抽样方法都有自己计算样本容量的公式。因此在选定抽样方法后,须分别考察和计算这一方法所需样本数。
(5)无回答与样本容量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对象未找到或拒绝访问等原因,实际上最终收集到的样本数与理论决定的样本数不同。再有,即使是全参与分析的样本,也因对其中各个问题的回答率不同而在不同项目上显示出不同的样本规模。
8. 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答案】(1)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
①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管理的问题。许多农民进城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融入到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之内,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福利等,只能在体制外生存而成为流动人口,大大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交通拥挤,地价房价高昂,居住条件差,社会秩序混乱。
③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使农村更落后。然而在城市中,贫困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在城市逐渐出现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家庭的基本生活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破坏问题。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
⑤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文地理环境破坏问题。许多文物古迹,古建筑群等被强行拆除,相当程度上不可逆地对人文景观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⑥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问题。为保证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
⑦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问题,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障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