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制度性社会福利

【答案】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

2. 社会工作实习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即通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活动学习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及适当的态度,并且在实际的服务提供过程中学习与发展新的知识,尝试体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检视自己的价值与态度,促进专业意识与自觉,从而发展自己的专业自主能力并成为人格成熟的社会工作者。

3. 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案】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4. 社会工作本土化

【答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西方国家文化传统之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进入非西方文化传统国家时所遇到的不适应,甚至是来自本土文化的抵抗和排斥。在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过程中就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以使之切实能在本土社会发挥作用。

5. 社会排斥

【答案】社会排斥概念承继了剥夺概念的多元内涵,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因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它是一个由劣势地位导致某些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的动态过程。

6. 社会个案工作

【答案】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十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二、简答题

7. 简述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主要有两种,即机构介入和社区介入。

(1)机构介入

通过矫正机构为受助对象提供服务的介入方式就是机构介入。

①根据机构的类型,机构大体上分为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

a. 政府机构包括监狱、戒毒所、感化院、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所等;

b. 非政府机构包括由社会开办的教养院、感化院、中途家庭、寄养家庭等。

②机构介人包括:

a. 通过监狱为服刑犯人提供服务;

b. 通过社会教养机构为相关人员提供的矫正服务;

c. 通过特殊的教养机构提供的矫正服务。

(2)社区介入

社区介入主要包括;

①建立专业关系;

②收集、分析资料;

③分析和诊断矫正对象的问题;

④建立社区矫正计划;

⑤社区矫正的介入;

社区矫正的介入过程可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两种形式:

a. 直接介入主要指直接对矫正对象个人或矫正对象群体的介入;

b. 间接介入指对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采取行动,即指对矫正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介入。 ⑥社区矫正的评估与跟进。

(3)矫正社会工作的微观方法主要有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等,可以根据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①个案方法

个案方法就是针对犯罪人个人进行矫正的方法。通过诊断工作,矫正社会工作者了解案主的个性特征、犯罪的原因和犯罪的心理结构,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在诊断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工作方案,然后按照矫正工作的方案开展个案矫正工作。

②小组工作方法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建立山新老犯人共同参加的各种小组,山老犯人介绍自己的改造过程和经验,帮助新人狱的犯人尽快适应监狱的生活,树立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克服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 简述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问题。

【答案】在中国,社会个案工作是一种“实际”和“实践着”的社会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它表现为行政性的工作架构和行政性助人特征,它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具有社会个案工作的元素。

(1)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

①中国己有的社会个案工作是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架构下发展起来的,它在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个人需求和解决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它主要是问题解决取向,即着重于问题的解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个案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社会个案工作不仅要帮助人们排忧解难,而且要帮助人们发展,为人们提供咨询与辅导。为回应这种社会需要,应用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知识和技术的工作在一些新型组织和机构内发展了起来。

②专业性社会个案工作在青少年工作(例如一些城市的青少年工作站)、对越轨人员的工作(例如社区矫正工作)、和城市低保对象的工作等领域中开始萌芽和发展起来。

③社会的发展也要求社会个案工作在传统工作领域之外适应社会需要,发展新的服务。如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职业辅导,为家庭提供婚姻和家政辅导,为个人提供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等。

(2)我国社会个案工作的完善

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个案工作应该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加强对“实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促进专业身份认同。

②要总结以往中国本土的工作经验,特别要注意国人的文化和心理特点对个案工作理论与方法的意义,加强个案工作研究,如在助人关系、助人与受助的关系、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等方面,总结和发展出服务于国人的实践理论和方法技术。

9. 简述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与功能。

【答案】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与功能主要包括:

(1)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

①福利性

a. 无论是对失依儿童的救助,还是对所有儿童的教育和服务,儿童社会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儿童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保障,目的都是儿童的幸福和发展。

b. 儿童社会工作的直接目的是改变儿童所处环境,为儿童幸福和快乐提供条件。最终结果是使儿童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受到良好教育,保证儿童在当时获得好的生存,将来获得好的发展;

c. 儿童社会工作的费用大多由政府福利经费支出,对儿童的养育和服务是无偿的、福利性的。 ②以社会性服务为主

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直接面对儿童的个案性的、精神性的服务大量存在并日渐发展,但更多的工作是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工作。

③专业要求高做儿童社会工作要涉及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面很广,否则就很难面对发展中的儿童。同时,工作中稍有谬误,对儿童的伤害就会很严重,甚至会影响其终生。因此,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