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大学体育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锻炼
【答案】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増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2. 终身体育
【答案】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二、简答题
3. 简述
【答案】的成败归因理论。 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1)内外源维度
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人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
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
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不能控制的原因。
4. 简述【答案】和和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1998)在总结和归纳已有研究成果和借鉴相关身心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应激反应为核心的“应激一运动损伤理论模型”,对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运动损伤过程进行了较为清楚的理论描述和分析。
(1)应激一运动损伤理论认为,运动员面临潜在的运动应激环境时,对自身能力资源与任务要求之间的认知评估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是预测运动损伤发生的核心因素。
(2)应激一运动损伤理论还认为,影响个体应激反应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应激经历、人格因素和应对资源三类。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应激反应。它们能被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和唤醒控制)影响。
5. 简述表象训练的符号学习理论。
【答案】(1)符号学习理论也称为符号一知觉假说,是由认知心理学流派学者们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表象训练时未必一定会出现肌肉系统的潜意识电活动。
(2)表象训练能够促进运动操作,是因为它可以帮助运动者获得和理解技术动作的图式编码,从而在认识层面上对技术动作进行准备和计划,对各种序列进行符号的练习。
(3)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人脑中所储存的运动图式对运动操作至关重要,因此,人可以通过对符号的学习和演练一一表象训练,将技术动作转译为符号编码,从而建立和巩固头脑中正确的运动图式,消退错误的图式,发展最佳能图式,从而使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4)虽然有不少实验对这一理论加以支持,但许多学者批评这种观点过于强调动作的认知成分,而且人为地将运动活动分为认知性和运动性两类,其实两者是相互渗透、难以割裂的。
6. 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答案】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
(2)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増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
(3)体温适度升高,机体代谢水平提高,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而造成热应激伤害。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7.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制订的过程需要遵循哪些依据?
【答案】心理技能训练计划体现着心理技能训练活动的基本决策。在制定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实现目标的需要,又必须考虑到主、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
(1)训练目标
在制定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时,要考虑到实现心理技能训练目标,必须基于全面系统地分析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以及运动员自身的具体情况,甚至还需要考虑所参加的竞赛的特点、时间、地点、规程以及主要对手状况(组建时间、队员构成、技术和战术特点、作风等)。
(2)起始状态
心理技能训练的起始状态是心理技能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其状态转移的基础。为实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转移而制定的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必须符合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既要使运动员可以接受,又足以使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产生明显变化。
(3)训练规律
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只有符合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4)训练条件
训练场所的好坏、仪器设备的质量与数量、运动心理学家的素质等,都是组织实施心理技能训练活动重要的基础条件。
8. 教练员具体的领导行为有哪些?
【答案】教练员具体的领导行为有以下几种:
(1)训练和指导行为
在教练员的组织和指导下,让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战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同时还要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策划、指导、落实团队的业务活动。
(2)民主行为
在教练员的主持下,同运动员一起商讨并确定团队(或个人)的目标,并制定实施步骤、训练方法和比赛方案等。以此增强队员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动团队中强调并保持权威的地位,以其知识能力、经验水平和个人魅力行使职权,有一定的专制性,以保证团队的正常运作。
(4)社会支持行为
教练员要善于对内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使大家和睦相处,彼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増进团队的凝聚力;对外能够得到社会各界以及运动员亲友、球迷、媒体的支持。
(5)奖励行为
教练员要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良好表现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这样就可以大大激发运动员的进取心,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加刻苦努力,不断达到新的标准,实现既定目标。
三、论述题
9. 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
【答案】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包括: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运动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门性、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系统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长期性、周期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适应规律、负荷的极限性、负荷不可过量)。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可计划性和可变更性)。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