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实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拖欠
【答案】拖欠是指借款人在未经贷款人允许的情况下不按照贷款合约如期支付的行为。一般而言,在国际经济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以及公共财政和金融机构往往比较脆弱,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债务拖欠问题。
2. 长期均衡
【答案】经济的长期均衡,是指在向充分就业状态调整的过程中,如果不出现新的经济震荡,经济最终可以达到的状态。长期均衡可以理解为当所有的工资、价格都有足够时间调整到市场出清水平时所能保持的一种均衡。另外一种等价的思考是把其视为当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且随时调整以保证充分就业时会出现的均衡。
根据货币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可得货币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长期均衡条件表明了价格水平是如何由利率、实际产出和国内货币供给所决定的。当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所有生产要素均被充分利用时,如果货币供给、货币总需求函数、长期的利率和产出保持不变,那么价格水平也会保持不变。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该国价格水平同比例提高。
3. 债务工具
【答案】债务工具是金融工具当中会形成债权债务的一类,是旨在清偿债务的书面承诺。例如票据,债券,账单,银行同业的存款证明或商业本票等。
4.
物价一硬币一流动机制
【答案】金本位制下存在一些可以自动调节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有力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休谟的物价一硬币一流动机制理论。假设本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盈余大于金融项目中的非储备性资本的赤字。那么,由于外国从本国的净进口不能被本国所欠的贷款来平衡,故这种余额必须靠国际储备的流动来填补。也就是说,黄金将流入本国。黄金流动会自动地减少外国货币的供给,同时使国内的货币供给增加,因而造成了外国价格水平的下降和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外国价格水平的下降,即固定汇率制下本币的实际升值,在减少外国对国内商品与劳务的需求的同时,会増加国内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的这种变化会减少国内经常项目的盈余和外国经常项目的赤字。最终,储备流动停止,两个国家都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相反的情况,即国内存在赤字而外国存在盈余,这个过程也同样适用。
5. 国际资本市场
【答案】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资金借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国际中长期资本的形成,促进中长期资本在供需之间的流动,将各国的实际储备转化为国际性的投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国际性商业银行和跨国银行是资本的主要供给者,同时又是主要的经营者和中介机构。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交易工具为银行中长期贷款、各种中长期的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股票以及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等。其中,银团贷款和国际证券的发行与转让在交易中所占比重最大。国际资本市场分为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两类。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是各种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信贷资金的场所。在这个市场上,资金的供给者主要是国际性商业银行和跨国银行,资金需求者主要是各国政府和工商企业。贷款期限较长,一般为5〜10年。贷款利率浮动,贷款期限内每三个月或半年调整一次。贷款协议一般由政府有关部门担保。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以及新建项目。国际证券市场是股票和债券发行、流通的国际性交易场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储蓄银行及各种基金组织等,资金的需求者一般是各国政府、公司等。国际债券的特点是数量大,期限长(如欧洲美元债券5〜8年),一般半年或一年支付利息。
6.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于说明减少一种商品的产出量可以増加另一种商品的产出量的可能性。在曲线之外的任何点都是不可能得到的,资源不可能实现这种配置,曲线内的点都可以得到,资源容易实现这种配置,只有曲线上的点代表资源充分利用下的最优效率。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由原点向外凸出。
7.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账户是一种统计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里(通常为一年)所有的国际经济交易,用来表示这个国家对外经济的全部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以及净误差与遗漏四个部分。
8. 引力模型
【答案】丁伯根和波伊赫能的引力模型基本表达式为:
其中,值,是
国与国的贸易额,A 为常量,
是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国的国内生产总是两国的距离。a 、b 、c 三个参数是用来拟合实际的经济数据。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 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把整个世界贸易看成整体,可利用引力模型来预测任意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另外,引力模型也可以用来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
二、综合分析题
9. 假设某个经济中存在失业,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增加1倍。在长期中,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产出回到充分就业水平。假定在货币供给増加之前,利率等于长期利率,那么,长期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是大于还是小于货币供给增加的幅度?如果最初利率低于长期水平,情况又会如何?
【答案】因为利率在货币供给增加前后都相同,即都等于长期利率,所以充分就业时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必定大于非充分就业时的实际货币供给量,
即可知价格上涨幅度小于货币供给量増加幅度。如果初始利率低于长期水平,无法确定长期价格水平上涨幅度是小于还是大于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因为,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由于初始利率低于长期水平,所以最终利率会升高,同时产出会提高到长期水平,这两者对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相反的,因此无法确定最后实际货币需求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也无法确定长期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还是小于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
10.下列各项中哪些有可能是支持关税或出口补贴的有效论据,哪些不是,为什么?
a. “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越大,那么在下一次世界性的石油短缺中石油价格就越高。”
b. “美国非时令水果如冬葡萄等供应的80%都来自智利。随着智利非时令水果出口量的不断增加,这些昔日的奢侈品的价格已大幅下降。”
c. “美国农产品出口不仅对农民意味着更高的收入,而且对任何一个把产品及服务出售给美国农业部门的人来说都意味着更高的收入。”
d. “半导体就好比是技术的‘原油’;如果我们自己不生产芯片,那么对每一个使用微电子技术的产业来说,关键的信息流动就会被破坏”。
e. “木材的实际价格下降了40%,以致成千上万的木材工人被迫去寻找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