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5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3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16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学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18

一、简答题

1. 我国当前的干部人事制度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应该如何改进?

【答案】(1)当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但是,总体评价改革仍显滞后,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如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特别是不能完全适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还有许多必须面对、必须研究、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不高,群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选人用人的视野不宽。“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然继续存在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

②千部能上不能下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除了干部到龄离退休外,不称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难以及时调整和更换,干部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优胜劣汰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③选人用人质量不高,用人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在用人问题上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严重存在;二是干部选拔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三是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④对领导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更显薄弱。重选拔任用轻监督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也比较普遍。有很多制度只规定该怎么做,而对不该怎么做、违反了规定怎么处理、谁来处理等,则规定的不明确。有的制度本身很好,但贯彻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⑤用人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屡禁不止。任人唯亲,凭个人好恶选用干部,培植个人势力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等现象有蔓延趋势,甚至发生了数起图官害命的案件。其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⑥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各类人才的创造潜能释放不充分。脑体倒挂,人才的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概括起来,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彻底、不到位。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改进举措

①更新观念。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前提。要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置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只要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只要符合干部人事工作发展规律的,就要大胆地改、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②扩大民主。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攻方向。扩大民主,既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更是遏制吏治腐败的有效途径。一要进一步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要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三要进一步规范竞争上岗制度。

③畅通出口。这是深化千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一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引咎辞职制以及部分领导职务聘用制等;二要不断完善干部“能下”的配套措施;三要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社会氛围。

④完善考核。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尽快研究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二要改进考核方法、创新评价技术;三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制。

⑤推进交流。这是深化千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适度交流,有利于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一要逐步健全干部正常交流机制;二要逐步使干部交流制度化、规范化;三要严肃干部交流的工作纪律。

⑥监督管理。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保证。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

的监督;二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三要加强对干部人事工作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二、思考与分析

2. 佛山镇级领导的年薪制

佛山市政府2003年正式下发的《佛山市规范和完善镇级领导干部收入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规定,对领导干部的收入管理,根据佛山市各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分为两类,其中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所属镇的正职领导干部年收入最高为15万元,副职领导干部收入最高为12万元。高明区、三水区所属镇的正职领导干部年收入最高为10万元,副职领导干部收入最高为8万元。镇级领导干部包括镇一级党委、政府领导,人大的正、副职领导,镇委委员。享受同级待遇的人员年收入标准由各区确定。《试行办法》明确规定,在镇级领导千部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和规范后,除了执行各区制定的统一标准外,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发放钱物。违反者除了没收发放的钱物外,将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员一律免职并追究责任。

“高薪养廉”说法这两年不断被人提出,为人争议,而佛山此次把发展经济与干部收入结合起来的激励机制,更是吸引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有人认为公务员报酬不宜套用企业方式,有人认为此举利于激励官员勤政反对者认为,党委、政府的领导实行年薪制不一定合适,因为党政机关不是企业,国家对公务员管理依据的是《公务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工资收入,而且公务员从事的是公共管理事务,拿的是纳税人的钱,提供公共管理服务是他应尽的职责。同时,公务员是否应该拿这么高的年薪,值得探讨,否则就会造成攀比效应。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到整个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支持者认为,按业绩实行年薪制,官员们的劳动得到合理的肯定、回报,有利于激励官员勤政,对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不过,也还存在一个高薪制实行程序和制度的规范问题。镇长能不能拿高薪,拿多少,不应该由个别政府官员决

定,应该经由市级人大讨论、通过后制定。公务员高薪制既要合理,又要合法,这样百姓才能接受。

[1]镇长等职位的公务员实行年薪制是否合适?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2]镇长等职位的公务员实行年薪制的水平如何确定?能否真正做到“高薪养廉”?

【答案】[1]镇长等职位的公务员实行年薪制合适。年薪制是指为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使经营管理者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报酬,企业依据自身规模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支付经营管理者收入的一种分配制度。年薪由基本年薪和风险年薪两部分组成。以一个较长的经营周期(通常为年)为单位,按此周期确定报酬方案,并根据个人贡献情况和企业经营成果发放报酬的一种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工资报酬与激励制度。对镇长等职位的公务员实行年薪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办法,对提升公务人员的业绩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年薪制代表身份和地位,能够促进公共部门人才的建设,也可以提高年薪者的积极性。此外,薪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和本人的努力及管理业绩好坏情况相挂钩的,由此可以促使公务人员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综上所述,只要法律制度齐全完备,有充分的依据,年薪制是完全可以试行的。

实行年薪制的配套措施必须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以及工资发放的明确说明,并处理好与《公务员法》的关系。并且需要充足的财力作为保障,同时取得民众的支持。

[2]年薪制的水平首先应该以公务员的业绩作为依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其次,年薪制水平应该与该镇的整体经济实力相称,不应脱离该镇的经济实力制定离谱的高年薪。

年薪制能否真正做到“高薪养廉”,这与权力制衡机制的水平密切相关。年薪制之前,为实行廉政建设,试行了许多相关制度,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单纯依靠自我监督是行不通的。监察机构处于监察对象的属下,难以真正起到监查作用。年薪制的成败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