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04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日本企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对我国公共部门的职业生涯管理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为了使员工能够不断地满足组织的需求,向员工提供组织的职业需求信息及职业提升路线或策略,了解自己的资源储备,并有针对性地开发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活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界定为一种专门化的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员工从事的职业和职业发展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具体内容包括提供内部劳动力市场信息、成立潜能评价中心、实施发展项目等。

日本推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通过教育培训的连续性,因人制宜地培养职工成为一专多能、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需要的人才。依照年龄的不同将员工分为四个阶段,对于这个四个阶段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面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发展规划制定的计划对我国公共部门职业生涯管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国公共部门应该加强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构建起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公共部门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计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较低公共部门职工的流失率、强化职工对公共部门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加强公共部门职工的自主研发力,让他们主动加入到公共部门技术的创新活动中,来促进公共部门在专业技术水平上实现有效的提升。

二、思考与分析

2. 干部公费出国(境)考察制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目的是“让干部出去看一看,找一找差距,思想开通一下”。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公费出国(境)考察己变成党政部门干部的一种福利,承载工作表现奖励、休假等性质。

我国干部公费出国(境)人次十分庞大,据公安部、外交部消息:2002年干部出境5046400人次,2001年为4417200人次。2003年共批准发出干部因公出境通行证和护照21万本,出境4373600多人,其中到香港、澳门特区为3168400人次,到国外为1105200人次。

另外,我国干部公费出国(境)经费严重超过控制标准。例如,1998年指标为50亿〜52亿美元,实际开支达280亿美元;2000年指标为65亿〜70亿美元,实际达320亿美元;2002年更达350多亿美元,2003年初步统计为306亿美元。

[1]我国干部公费出国(境)考察能考察到什么?

[2]为什么会在公共部门出现这种现象?

[3]公共部门员工培训如何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答案】[1]我国官员公费出国考察制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目的是让官员出

去开阔眼界,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出国考察本是与国际接轨的一条通道,通过观摩、学习和借鉴,往往可以增长见识。但遗憾的是,目前官员出国考察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己变异成一种官员的福利或待遇,最终成为官员走向腐化歧途的一种诱导剂。有些地方或单位,官员公费出国考察就是一种惯例的职级待遇,内涵中承载着很多工作表现奖励、体假等性质。这种把出国考察变成旅游的做法,是一种公权滥用的具体表现。如果政府不能从根子上找到公费出国考察存在的问题,且实行最严格的限制和管理,就难以扭转官员出国考察泛滥的局面。

[2]官员热衷于出国考察,主要花的都是公款。另外我们实行的是指标式管理,出国考察次数都是按官职大小而定,级别高的即使没有公务需要,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国考察‟。官员公费出国考察审批程序也过于简易、限制太过宽松,在源头就没有堵住,接下来的要组织部门同意、向纪检部门报告、经外事部门审批,也基本上就是走走形式。

[3]公共部门培训的需求分析: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目标设计

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是指组织在从事培训活动之前,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或近期目标出发,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现有素质构成、知识和技能各类等进行的系统鉴别与分析。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①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第一,公共组织的发展目标分析

确立组织发展目标,并据此确立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第二,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包括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在今后几年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

第三,公共组织效率分析

如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分析的指标有劳动成本、产量、产品质量、报废率、设备使用、维修费用等,即公共组织可望通过培训提高组织效率。

第四,公共组织文化分析

包括需要贯穿在培训工作之中的组织哲学、组织理念、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组织风气等不同方面。

②工作状况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第一,职位工作职责

包括各项工作任务及其难易程度等。

第二,职位任职资格

即履行工作职责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条件,需要掌握哪些相关的知识、技能。

③任职者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从任职者层面来考查培训需求,需要将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公共组织的员工绩效标准进行比较,或者将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与组织对员工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

之间存在的差距。